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楼主: 随其自然

《职场情征文》活动公告

发表于 2015-8-19 11:08:2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19 17:58:14 | 查看全部
   讲述自己和身边的故事,带给你别样收获,让我们共同在期待中融入其中,升腾感动,传播力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0 06:40:39 | 查看全部
支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0 06:41:5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1 06:46:2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2 07:59:10 | 查看全部
我的师傅陶文吉
徐州阳君

前几天,已经71岁的陶文吉老师又来到单位,师徒俩一阵寒暄后,我请他搓了一顿,叙了半天旧。
陶文吉是我的职场入门老师。1992年7月中旬,我中专毕业踏入铁路大熔炉,单位安排我到小型液压捣固机工班实习,跟随陶文吉老师做见习生。陶文吉师傅可是个能人。他的操作技术过硬、工作态度严谨,是单位里公认的楷模,年轻职工都称他“严师”。
师傅是典型的南方人,没有高高大大的个子,工作中不苟言笑、严肃认真,私底下和蔼可亲、幽默风趣。他负责的16台小型液压捣固机平均日捣固线路2公里多,在上世纪90年代可是一个了不起的纪录,在所有班组中总是名列前茅。每次问师傅他是如何做得这么好?师傅总是笑眯眯地说:“平时比别人多做一点点,积少成多,工作就会越干越顺手。”
师傅视机器为珍宝,非常注重对机器的保养。他常告诉我,机器三分用七分养,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机器能否良好运行。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让师傅有了一套独特的机器保养心得,他形象地跟我说:“对待咱们的机器要像对待孩子一样,孩子照顾好了,自然就少生病了。”
师傅是一班之长,每日交班会前,他都会做足功课:先找之前一天当班的所有职工问一遍机器的大致情况,把重点问题记录下来,然后安排机修工修理调试,自己还总是亲自出马动手慢慢调试,直到把机台调到最佳的状态。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到施工的时候,自然缩短了与机器的磨合时间,从而保证了安全和质量。
师傅是个很好学的人。虽然没有上过学,但是师傅却能够很快地在各种会议上记录下领导的讲话和要求,他还随身携带工作小本本,随时随地记录遇到的问题、想法和建议,每遇到生字,他就会画个圈在事后问我怎么写,以后就搬开了这个“拦路虎”了。后来师傅告诉我,他因为家穷没有进过“学堂”,却能认识好多字,是因为他从不放过一次学习的机会,只要有“知识分子”在他的身边,他就总是不厌其烦地“求”学,日积月累,就不惧怕字了。工作中师傅同样如此。我经常看到他跟在技术员、设备工程师,或者机修工身后学习调试、修理机器、更换配件,对于一些小问题、小细节,师傅都会再三追问,直到问明白为止。“三人行,必有我师。工作中要多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多学艺。”师傅一直奉行着这种“学而不倦”的信条。
铁路的野外作业很辛苦,师傅不仅能多年如一日一丝不苟、兢兢业业工作,而且总能抽出时间学习、充电。“已经退休16年了,现如今我已经在家学会了修理小家电和钟表,平常还能到街上出个摊子挣点零用钱,忙活点有事干,心里就觉得踏实。”喝下一口啤酒后,师傅乐呵呵地对我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2 11:14:23 | 查看全部

回 25楼(徐州阳君)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3 15:00:13 | 查看全部
活动好  好活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4 08:31:54 | 查看全部
劳动为社会创造财富,同时也养活了自己和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26 05:59:0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