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1|回复: 0

【基层明星】播撒爱的使者——记南屯矿物业管理中心居委会车间工会主席郑洪兰

发表于 2015-8-11 16:53: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她是一个平凡的人。因为她所做的事看起来都是很平凡的,她的平凡让人感动、让人钦佩;她又是一个高尚的人,因为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始终用一颗真诚的心、爱的行动,用蕴含在心中的满腔热情,甘把汗水和真情撒满整个矿山。她就是南屯矿物业管理中心居委会车间工会主席、安全协管组长、矿暖心工程爱心服务站负责人郑洪兰。

“矿工的安全”是我最大的心愿

在矿区创办了第一份《安全协管简报》、在基层区队第一个开展算安全“五笔账”活动、第一个把“三违”帮教引入到QC小组课题活动之中,一个个的第一,彰显诠释了郑洪兰作为一名协管员最初的承诺和梦想:我愿用自己微不足道的努力,守护职工的幸福和安康。

从事安全协管二十余年,郑洪兰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每天一上班,她思考的问题就是一线职工有什么需要,协管工作还有哪些地方需要加强?哪个职工违章了,哪个职工需要走访?时刻做到心中有本“协管帐”,脑里有张“安全图”。工作中,她不断创新安全协管工作,带领家属协管员们创办了公司首份协管员自己的报纸《安全协管简报》。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们的协管小报接地气,都是发生在职工身边的安全事、和谐事,职工们都很喜欢,对职工安全教育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她还深入区队班组开展算安全“五笔账”活动,她把曾经发生过的安全事故案例,把事故起因、造成的损失和事故处理过程中所支付的医疗费用等一一列出来,做成安全事故明细账发给职工。职工们纷纷感慨“觉得肩上的压力、责任更大了,以后抓安全更不能疏忽大意了。”通过她的影响带动,一些工残职工也纷纷加入到算账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向工友算一笔笔血泪账,在矿区营造了浓厚的安全氛围。

赶班职工一直是安全生产的薄弱环节,为做好他们的安全工作,多年来,她带领协管员们夏顶烈日、冬冒严寒骑自行车到落凌、塘村、辛庄等赶班职工家中走访,开展了送一封安全倡议书、一张赶班职工家庭与协管员联系卡、一本安全警句书为内容的“三个一”活动,与职工家属建立了安全信息互通制度,建立了“统一战线”,联手筑牢安全防线。此外,她还创新把QC小组活动引进到“三违”帮教中,选取当年违章较多的掘进工区,以“降低职工‘三违’”为课题,开展QC小组活动,通过活动开展,使职工“三违”率当年由16.3%降低到9.77%,此项成果也获得矿QC小组优秀成果奖。

“忙而快乐着”是她协管工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她还带领女工协管员经常深入井口、区队开展“冬送温暖、夏送清凉”活动,据统计,每年她们都会送西瓜1000余斤,送安全毛巾、安全鞋垫2000余双,送牛奶、苹果、洗发水、粽子、汤圆等多种慰问品,切实把温暖、清凉和爱心送到了一线区队和班组,送到了每个井下职工的心坎。

留守家庭,因你而温暖

矿区越来越多的职工走出去参与对外开发,而且都是千里之外,无暇顾及家庭,由此很多留守家属在生活中的困难需要关心和帮助。郑洪兰认识到,这些现实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好,小到会影响职工个人情绪稳定,大到会影响到对外开发工作。

作为一名暖心工程爱心服务站负责人,郑洪兰动员小区家属和职工组建了30余人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她们走进小区和周边村庄,走访职工家庭200余户,详细摸清每名对外开发职工家庭状况和家庭每一名成员情况,为每一名对外开发职工家庭建立档案,发放爱心联系卡。同时制定了帮扶服务制度,每半年到职工家庭进行一次情感交流;每季开展一次爱心志愿服务活动;随时通过电话、网络等方式与留守家庭成员沟通交流。

对外开发人员中有许多家住农村的职工,农忙困难是他们面临的最现实的问题。家住北宿镇小北村的对外开发职工尹明芳,大女儿上小学,两个双胞胎儿子还不到一岁,两位老人都70多岁,家中老的老、小的小,眼看麦子成熟,急得一家人团团转,当郑洪兰得知后,带着志愿者们从早上一直忙到晚上近9点,不仅把尹明芳家的麦子全部收割完拉回家,还帮助两位老人把玉米种子一袋袋倒入播种机全部播种完。深受感动的尹明芳在陕北两次打来电话表示感谢。今年6月份,郑洪兰又带领志愿者们顶着烈日先后到唐村、北宿、太平等地,帮助对外开发职工家庭收麦子、播种玉米20余亩。

当得知矿工因为鞋垫紧缺而脚上磨出了血泡,她召集志愿者和家属们紧急绣制了200双“安全”鞋垫,委托回家探亲休假的职工捎给千里之外的开发将士们,并给他们寄去了饱含协管员浓浓深情的慰问信;把对外开发职工的全家福照片制作成安全亲情卡,让职工们带在身边;“六一”儿童节,为了让爸爸不在身边的孩子们过得更开心有意义,郑洪兰和志愿者一起为孩子们送去了书包、玩具……

老人开心,我就安心

矿区现在已有60多户空巢老人,他们在生活上需要人照顾,在心理上更需要人陪伴。郑洪兰默默地给自己许下了承诺:我就是你们的儿女,有我在,就不会让一位老人孤单。

她把这些空巢老人按住址分片,每3名志愿者包保1名老人,建立了联系卡,每天动态了解老人情况,经常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帮助提水、买水电费等,还从生活细节上营造心理上沟通、精神上抚慰等理解与关爱、健康与和谐的亲情氛围,让老人们感受到“儿女”的关怀。

爱心在服务中,暖心在点滴间。当得知71岁的空巢老人耿慧兰,儿女都在外工作,不能回家过年时,她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时间,买好面、肉、韭菜、芹菜等,在大年三十来到老人家中,陪老人一起包水饺,吃年夜饭,让老人重温了儿女在身边的幸福。家住方舟园的82岁空巢老人宣岭娥腿脚不方便,她经常关照老人的日常生活,得知老人爱听戏,还特意给老人买了个多功能收音机,下载了100多首戏段子,拿到收音机,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抱着收音机听不够,一直拉着郑洪兰的手,逢人便夸“俺这个闺女可好了……”。

今年端午节,郑洪兰设计和筹划了“浓浓棕香情,深深儿女爱”活动,把11名空巢老人接到爱心服务站,大家亲密地围坐在一起,一边聊家常,一边包粽子,还给他们讲起了降血压小偏方等健康保健知识,其乐融融。中午,志愿者们也从各自家里端来了丰盛的饭菜,和老人们一起品尝香甜的粽子,可口的饭菜,小屋里不时传出阵阵欢声笑语。老人耿大娘感慨地说:“这么开心的端午节还是第一次过啊……”

走访中看到大多数老人身体不好,郑洪兰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自学养生知识,记录了4本养生常识,她用这些知识给老人们调理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病,哮喘等慢性病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空巢老人吴大娘多年的哮喘病用她给的方子调理得明显好转,金鸡滩职工王刚的母亲患有严重颈椎病,她也把自己的艾灸盒和两盒艾灸条送给了老人。

像这样的“小事”还有很多,“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被别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如果每个人都做个有心人,用自己的善行善举传递爱的能量,我相信我生活的矿区将会更加美好!”郑洪兰谈起这些,总是会心地一笑,然后不忘记加上一句“其实,我真的没做什么!”(陈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