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12 06:36:06
|
查看全部
  步女侠豪气后尘,
  执业界设备牛耳
  
  科技兴企与科技创新是一个事物的两个层面,而且后者比前者更重要,这也是“朱小坤理念”的一大核心思想。据天工国际负责技术的领导介绍,今日的天工,拥有特钢、工具两大主业先进的生产装备和技术及大规模生产设施、纵向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拥有近l00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权。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争夺高速钢和模具钢的竞争优势,近几年来,天工先后投入20多亿元,购买了910可逆轧机、850扁钢生产线、2000吨、I250吨快锻机和工模具钢棒线材生产等一系列技术指标先进的工模具钢生产设备,从而使天工迅速成为国内专业化生产工模具钢工艺装备最为齐全的公司之一。
  即使在2008年金融危机前后,许多企业捉襟见肘甚至朝不虑夕,处于“紧日子”的天工也未停止技术投资,一些进口设备仍是国内大型钢铁厂都不具备的。朱小坤说,要执业界设备牛耳,就得学学秋瑾“不惜千金买宝刀”的豪迈情怀。不是为了“炫富”,也不是“任性”,心目中就是一个信念、一个愿景,抓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咬住世界先进水平……
  展现在记者眼前的天工国际科技创新场景流光溢彩——
  在模具扁钢方面,天工通过上马先进的850扁钢生产线,生产出我国最宽的模具扁钢,宽度由以前国内最宽的600mm提高到822mm。与此同时,天工还投入5亿元从德国引进了一条1300吨精锻机生产线,是目前国内第二台高端精锻机,此设备可将钢锭打到16米长,远远超过此前我国一些大型钢厂最多只能打到12米长的纪录,且一次性成材率超过80%,较以往提高10%,经济效益则上升5%。其生产的产品替代国外进口,实现我国特钢行业的一次飞跃。目前,天工正致力于扩大高品质各种汽车刀具、航天航空刀具等的生产。
  朱小坤清醒地认识到,转型升级是科技创新更上层楼、不可或缺的阶梯。近两年,天工将转型升级作为集团首当其冲的重要工作。在装备升级上,以旧设备维护提高产能,以新设备扩大产能;生产品种上,从设备固有的单类产品生产中跳出来,敢于创新借鉴,生产多元化产品;在销售领域方面,突破产品的市场局限,向工业品市场进发,产品销售向汽车、机械制造业延伸;继续实施“兼并控股”战略,放远放宽眼光,积极收集同行业发展较困难企业的信息,实施收购兼并,进一步做大天工的销售市场,向产品的高端领域延伸;在产品转型升级方面,2014年确保完成10大新品的开发生产;在生产工艺方面,2015年要确保完成10大工艺优化……
  天工国际科技创新的含金量及其业绩,无须“特别提醒”,也就一目了然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