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不敢想到没想到
(李航 杨太菊) “没想到,这几十年变化太大了,以前是真不敢想。”8月26日,笔者到重庆能源集团松藻煤电公司渝阳煤矿井下采访,在井口碰见正准备下井的掘进一队放炮班老班长何刚师傅,听说笔者想了解班组建设历程,他兴奋地打开了话匣子。
“我1973年参加工作,今年54岁,算来已经有36年工龄了,以前上班是凭级别拿工资,那时我是二级,每天下井的津贴是1毛2分,老师傅们也只有2毛钱;一个月拿到手就只有20多元钱。你猜我现在拿到手多少?嘿嘿,除干打净都有三千多元,比以前翻了一百多倍,真是没想到。
来到+150大巷人车站,坐上人车,何师傅关好车门接着说:咱们祖国成立六十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祖国越来越富强,人民群众越来越富裕,我们班组员工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你看,以前咱到工作面靠双腿,人力牵引;现在呀,机车牵引,坐“地铁”,而且这“地铁”是免费的,天天坐,这要在参加工作那当儿,想都不敢想!
到达工作面,几名员工正在检修综掘机。李师傅指着巷道中间的综掘机告诉笔者,机械化就是好,一天到晚不晓得累,掘起巷道可真快,每天能掘10多米,是放炮掘进的好几倍。以前在报纸上看到人家外国采煤用机械化,机器一开动,煤炭哗哗地像流水一样,既安全又高效。那时候,班组员工可眼火了,都在想哪玩意儿要是能用在我们这儿就好!可大家都知道那只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没想到,这梦这么快就实现了。现在咱们不仅采煤和掘进都用上机械化,技术也越来越先进。从以前的矸车运输到现在的皮带运输,从以前的年产煤炭几万吨到现在几十万吨,今后还要产上百万吨,咱真是没想到!
“何师傅呀!老是喜欢吹过去的事。”来此检查的掘进一队队长罗昭华接下话题。罗昭华今年42岁,有着20多年工龄,在得知笔者的来意后,他随手拿起巷道边上的一根锚杆告诉笔者,以前,这巷道支护全是木棒子,巷道不能施工太宽,否则木棒就撑不起,容易断裂引起垮顶。说到这儿,他用手擦了擦眼角闪现的泪花,有些伤感地讲诉了他亲眼见到班组一工友被垮顶活埋的情景。
“现在的巷道比原来的要宽一倍多,用锚杆对顶板支护,安全得很,那时候要是有现在的锚杆支护技术,就不会出事了噻”。
“当然啰,现在祖国发展了,咱们企业、班组也与祖国共成长了,瞧,咱矿上安全越来越好,技术越来越先进,员工日子越过越红火,今后呀,咱们不仅要想,而且要大胆地想。”罗队长的话引得几名正在检修综掘机的员工也参与到了话题中。
采访结结束后,笔者感言:新中国成立60年来,祖国在发展中不断壮大,而我们企业及班组建设也一路跟随,风雨无阻,在创新中不断发展、前进,用热情和汗水谱写了新中国建设的光辉历史。60年间,班组建设白手起家,从无到有,从以前的不敢想到今天的没想到,到今后的大胆想,我们企业班组必将随着祖国的持续发展壮大而迈进新的建设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