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73|回复: 3

[社会] “红段子”何以风行百姓间?

发表于 2009-8-27 15:10: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爱情就如一杯牛奶咖啡,香香地飘在外面,甜甜地浮在表面,酸酸地含在里面,苦苦地沉在底面,模模糊糊地把你倒影在咖啡里面。”

  “‘0’是一只空杯,等待勤劳者去斟满佳酿;‘0’是一个绝望的陷阱,是消极者滴滴悔恨的泪珠;‘0’又是光环,引导着探索者开拓前进。”

  “清者清,廉者廉,青年不清廉,老年不清闲。”

  随手撷来这几条短信,读来是否感觉像迎面拂来一股清新的风?如果我告诉你,创作这些短信的人,不是什么专业写手,只是普通的市民百姓,感觉是否有点惊奇?如果我再告诉你,类似的短信作品有千万条,由200多万人自发创作,有过亿次的一级传播量,并被N次转发,感觉又是怎样的呢?

  这些短信,以其内容健康向上、构思巧妙精炼、风格纯朴清新,被称为“红段子”。在南粤大地上,在迄今两年多的时间里,它们风行广大市民百姓间,辐射其全国的好友亲朋。对于普通公众而言,这些红段子不仅传递了知识,表达了情感,也宣泄了情绪,满足了需要,日益成为人们的一种短信生活方式。

  那么,红段子因何而风行?

  诚然,这里有企业基于社会责任而进行了强有力的引导,给公众短信创作提供了一个有吸引力的平台,并通过各种手段激发公众短信创作的热情与活力。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连续三次开展红段子大赛。作品数量从一届的65万条,增至二届的315万条,再窜升至三届的1035万条,参与短信创作人数也不断翻番。

  红段子的发展,使其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力越来越强。红段子,原本产生于一个智慧的碰撞。面对黄段子、黑段子盛行,谁来担起弘扬正气、倡导文明的重任?红段子应运而生。但它在自动挤压不良信息生存空间、忠实履行其原初使命的同时,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到今天,从表现形式看,红段子已从单一的短信,发展为短信、彩铃、彩信、动漫并存。从具体内涵看,它已从与黄段子、黑段子相对的以“红”为特色的主要内容,丰富为健康的、积极的、向上的、有益的、实用的各种信息。

  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形式总是为内容而服务。红段子得以风行的根本原因在于,它既合乎了人们厌恶不良信息、人心向善的本能,又适应了现代人渴望沟通、交流、宣泄的心理需求,更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工作生活的需要。

  红段子在实际生活和公众中扎根越深,它的生命力就越强。红段子大赛每年以社会的关注热点为作品征集的主题,契合了群众的关切。根据实际需要,把内容细化为短信文学、温馨短信、公益宣传、哲理故事等不同主题形式,利于不同群体的兴趣表达。从各地实际出发,与地方特色等相结合,激发了公众的创造活力。比如,广州移动推出创建文明卫生城市红段子,江门移动推出“为江门喝彩――我爱五邑的一万个理由”红段子,珠海移动推出廉政短信等等,其公众参与的踊跃,短信作品内涵的厚重,让人们看到了红段子极强的生命力。

  红段子就这样紧紧抓住了公众的心,使广大公众不仅成为红段子传播的受体,也成为红段子创作的主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8-29 12:21:0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29 21:30:40 | 查看全部
希望常来顶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4 11:57:56 | 查看全部
红段子,原本产生于一个智慧的碰撞。面对黄段子、黑段子盛行,谁来担起弘扬正气、倡导文明的重任?红段子应运而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