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本报讯 黄药净化是湿法炼锌的“经典”工艺,株洲冶炼集团锌一系统沿用了几十年,其生产的黄酸钴渣在高酸洗涤、低温焙烧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恶臭气体,因而每天钴渣焙烧时间很短,处理钴渣量有限,氧化钴生产效率低,连年亏损。今年初,该企业锌浸出厂技术团队在反复论证原有湿法炼锌净化工艺设计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试验和不断优化设计方案,确定“弱酸洗涤-活性炭吸附-混合压滤”工艺路径,利用现有酸洗罐和压滤机等设备,通过改变黄酸钴渣流程走向和路线,来消除其“恶臭”和对后续生产的影响。
据了解,该团队在方案实施的40多个日日夜夜中,围绕攻克黄酸钴渣难题,锌浸出厂团队不畏艰难,分工协作,工艺技术骨干们反复试验,力争方案优化再优化;设备管理人员现场勘测、论证最小投入的设备配置;净液工段主攻钴渣减量、增浓和提质;过滤工段落实给矿槽、木耳高位槽、厢式压滤机和相关管道搭接工作。试运行,除“臭”效果明显,浸出工段泡沫外溢情况也得以改善,达到了预期效果。7月16日,利用锌一系统停产检修间隙,一次性全面完成新工艺系统的搭接改造,并投入稳定运行,以较小的投入提高了钴渣处理量和氧化钴生产效率,保障了锌系统新液生产。如今再走进集团公司厂区,就能感觉到空气比过去清新了很多,“钴臭”没有了,困扰了株冶人几十年的黄酸钴渣“恶臭”得到根除。
(徐克易 朱桂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