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59|回复: 0

中国安全生产报: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发表于 2015-8-15 07:31:3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安全的防线实在是太长了。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起这样的意识:把灾难的代价预支为安全的成本,进而固化为生命的本能
      很难用多少吨炸药的爆炸当量,来标定这场灾难在人们心里形成的冲击。12日深夜,陕西山阳滑坡的山体还没完全平静,海河之滨的两声巨响,又震醒无数梦中人。据初步统计,50人遇难、66人伤势危重、520人住院治疗……天津滨海新区危险品仓库爆炸事故,再次以生命为笔墨,勾画出一连串沉痛的感叹号。
        “公共安全这个问题,没事就没事,有事可能就是大事”。但安全就像空气,往往让人感到它不需要任何成本,只有失去的时候才知道代价惊人。正因为这样,人类才会不断把灾难作为一个随时可能出现的“假想敌”,敲击犯困的神经,克服天然的短视。“案例教学”成为安全教育最常见也最重要的一种方法。
         可是,从公寓失火,到船沉江底;从踩踏事故,到“电梯吃人”,那么多惨痛的案例叠加起来,不知道可以编写成多少本教科书了,类似的悲剧,却还在一再发生。内部管理混乱、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违章严重,审批把关不严、监督检查不到位、安全隐患治理不力,超速超员、疲劳驾驶、开车接打手机、关闭动态监控系统……翻检国务院安委办关于重大事故的历次通报,诸如此类的原因分析屡见不鲜。人们似乎总要到灾难发生之后,才在震惊中匆匆“复习”过往的教训,却总是将提前的“预习”彻底忘在了脑后。
        应当承认,对于一个13亿人口的国家,安全的防线实在是太长了,比长城还长,谁也不能保证它的每一块城砖都是坚实的。但当每一块城砖背后都对应着一条生命的时候,这样的“理解”就不会再令人感到一丝宽慰。对于生命而言,我们需要的是保障,以最严的尺度,用最苛刻的标准。
在平安无事的日子里强调这些可能是令人生厌的。有必要一遍遍检查油路的顺畅、电路的老化吗?有必要铁面无私地清理违章存放的易燃品吗?有必要刻板地执行操作规程、坚持干部带班下井的制度吗?我们不妨反问一下自己,是不是都有过这样的不以为然和吐槽抱怨?
      尽管说亡羊补牢犹未为晚,可面对人类固执的健忘,那些事故之后的重申和强调,还是难免显得无力和苍白。这种时候,只有像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坚持标本兼治,坚持关口前移,加强日常防范,加强源头治理、前端处理”,真正把牢补起来,那些相似的绳子才不会总在同一处断裂。而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树立起这样的意识:把灾难的代价预支为安全的成本,进而固化为生命的本能。
理由很简单,灾难从来都不只是“假想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