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0

从“量变”到“质变”——东滩矿生产服务中心创新工作两三事

发表于 2015-8-15 20:52:21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4年4月,东滩矿机构改革,机加工厂、回收队、支护厂、木材料加工厂、锚固剂厂等七家地面生产服务型单位合并为生产服务中心,职工人数多、技能素质薄弱、作业范围广、管理难度大是中心成立后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心领导小组不等不靠,务实管理、真情服务,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今年七月份,生产服务中心成为全矿“六化”考核先进单位,修旧利废创出较高成效,物流装运车间更成为矿井的“特色车间”。

“现场就是最好的办公室”

8月10日早晨五点半,生产服务中心主任房胜峰走进编网车间,职工们正在准备开机工作,房胜峰到每台编网机前查看一遍,叮嘱职工们一些注意事项,才放心地到下一个车间巡查。

每天最少到现场巡查两次,是房胜峰上任后给自己定下的规矩,房胜峰表示,刚接手生产服务中心时,中心刚刚整合,各方面都比较混乱,自己必须融到职工中间才能了解职工的想法,方便工作开展。他不仅自己主动下现场,还要求分管副职跟班到具体车间,工班长盯班盯人到岗位。“只有在现场,才能看到职工们最真实的状态,才能发现工作中的问题所在。”房胜峰说。

“问题要在现场解决。”分管副主任蒲先永对这句话深有体会,今年年初,蒲先永在回收车间跟班时,听到职工们反映车间除锈机老化严重,铁质垫板影响除锈效果,“要是能改造改造就好了。”一句话激起了蒲先永的好强心,“那就一起想想办法。”蒲先永把车间几个老师傅叫到一起商讨,铁垫板不行就找其他材质的东西当垫板,钢制的、皮制的都一一实验,最后,他们将井下回收的旧皮带固定在铁板上,有效降低了机器磨损。更可喜的是,这样算下来,光铁板的材料费一年就能省10多万,职工们高兴地说:“我们一不小心还创效了呢!”

领导们的努力,职工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心稳了,干劲自然足了,作为矿井修旧利废的主要单位,大到一根矿工钢,小到一个螺丝帽,职工们都做到足量回收。今年上半年,生产服务中心累计修复矿工钢支架2820根,修复抗棚器8300余支,修复旧轨道3190根,修复旧锚杆29400余根,复新铁轨枕7120件,修复旧木材产品5100余件,通过修旧利废为矿井节约创收800多万元,在煤炭形势不景气的环境下,这个数据相当可观。

织就矿井“大物流”网络的“搬运工”

2014年7月,东滩矿整合全矿物料配送,将井下各单位从事装料工作的职工集中到生产服务中心组建物流装运车间,确保将物流装运车间建成精准高效的特色车间是车间职工领到“军令状”。

“绝不让生产在我这里延误!”是物料配送车间职工的工作准则。车间的每一名职工都是24小时随时待命的状态,一旦井下有紧急物料需求,不论时间和天气,他们都会第一时间赶去装料。

6月15日晚上11点多,物料装卸班班长时高峰接到电话,井下突发情况急需金属网和锚杆等物料,时高峰二话不说马上联系家住东滩的几名职工到厂里集合,虽然当时还在下雨,但是大家赶到后立刻投入工作。职工们穿着雨衣,按照料单分头装料,直到凌晨2点才把所有物料装完,看着装满物料的矿车缓缓驶走,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物料配送工作干的是体力活,挣的是辛苦钱。正是这个出力出汗的群体里,以刘翠菊为代表的5位女职工格外亮眼,让人刮目相看的是她们随时爆发惊人力量的好体力。

“重的两人抬,轻点的一人搬。”刘翠菊道出了她们的工作窍门。一片金属网最轻也要20多斤,她们一个拿一个毫不费力,将近二百斤的铁轨枕两人抬一个,也能赶上男职工的速度。物料装卸车间是按件计资,只看数量,男女平等,可就是这种看似不公平的工作条件下,她们的工资也不比男职工拿得少。“靠自己的双手挣钱,是我们最大的满足。”刘翠菊说。

在物流车间职工们的努力下,井下各类材料的保管、运输、装卸一站式服务日趋完善,物流装配已经将储存、运输、装卸、搬运、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有机结合,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供应链。据统计,物料装卸车间平均每月装料1575车,仅今年上半年就装运材料1376170件,实现了矿井建设一站式服务“大物流”网络的初衷。

用爱温暖职工

临近下班时间,走进生产服务中心的职工更衣室,职工们都坐在长凳上享受着炎热夏季里空调带给她们的一丝清凉。这在一年前还是职工们料想不到的。

“一直以来,咱们单位存在工作环境脏、条件差的问题,大部分职工从事户外作业,寒冬酷暑是我们最难挨的时候,而且单位距离澡堂比较远,有的更衣室连电风扇也没有,给工作、生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这是去年7月28日生产服务中心民主生活会上职工代表司增力提出的问题。

正是这次例行的职工发言,成为中心领导班子成员的“心头梗”,一定要把职工的工作生活环境改善起来。为此,中心党政班子成员多次深入车间走访、座谈、调研,倾听职工意见和建议,了解职工最急迫的需要。为了能给职工更衣室装上空调,他们在资金受限的情况下,到回收车间清理出报废空调,让机电维修人员重新修理组装,最终为32个职工更衣室全部配置了空调,满足了职工的需求。他们还安排木材加工车间利用废旧木料为每个更衣室配备了长木凳,让每一个更衣室成为一个温馨的休息室。此外,该中心领导班子还在门岗为职工配备雨伞、雨衣、打气筒等生活用品,方便职工上下班,尽力为职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

事虽小,不为不成。生产服务中心领导班子为职工改善了更衣室环境,用关爱之情让一线职工感受到了浓浓暖意。司增力感慨地说:“领导关心我们普通职工,给我们配上了空调,让我们凉在身上,暖在心上,干起活儿来更带劲了。”正是这种细致入微的关心,成为职工们踏实安心工作的动力源。(付芝子 程琳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