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7|回复: 0

怪癖可能就是成功秘诀

发表于 2015-8-17 18:04:2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最强大的人不会去克服自己的“不正常”、怪癖以及可能令人尴尬的不安全感。他们会天衣无缝地整合他们,用来对周边的世界施加影响。

    有一次,我和一位朋友一起吃午饭,他是个在商界非常成功的人。他极为慷慨,将自己的大部分财富——有数亿美元之巨——捐献给了一个基金会。

    当服务生过来听我们点菜时,这位先生点了凯撒鲜虾沙拉,之后,他接着问道:“如果不要鲜虾,你可以换成大马哈鱼吗?”

    “没问题,先生,不过,我想和您说一声,要另加一美元。”

    这位先生沉吟了一下,之后说:“是吗,那就算了吧。我就要鲜虾吧。”

    你管这种行为叫什么?抠门儿?怪异?还是有毛病?我将它称为他成功的秘诀。顺便说一句,不是你成功的秘诀,而是他的。

    这位先生对价值有一种迷恋。如果花出去的一美元不能带来至少两美元的价值,对他来说是不可忍受的。或许,这么做有些极端了,不过,数亿美元的财富(和基金会)同样也是不同寻常的。怪癖并没有阻碍他取得成功,相反,他却因为这个怪癖取得了成功。

    使他取得成功的原因在于,他并不会为自己的怪癖感到困窘,也不会为此感到羞耻。他并不隐藏它,或者抑制它,也不否认。

    他会利用它。

    有一次,我和我认识的一个名人聊天——如果我说出他的名字,你立刻就能认出来——聊着聊着他就开始用其他名流来抬高自己。我当时想,等一等,我可以用别人来抬高我自己,可你就不必在我面前用别人来抬高身价了吧,因为对我来说,你的声名已经如雷贯耳了。

    我的这位名人朋友为什么会用别人来抬高自己呢?因为他功成名就之后,依然缺乏安全感。至少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这种心态正是他大获成功的原因所在。如果他不是这么没有安全感的话,那么,他就不会那么卖命地工作,就不会在他的项目上耗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了,也就不会在“功成名就”以后还那么一直刻苦努力了。他的“不正常”转变成了巨大的功效。

    《新闻周刊》(Newsweek)的编辑马尔科姆·琼斯(Malcolm Jones)在最近的一篇书评中写道:“最有意思的小说,是瑕疵和优点无法拆分的作品。”

    人更是如此。最强大的人不会去克服自己的“不正常”、怪癖以及可能令人尴尬的不安全感。他们会天衣无缝地整合他们,用来对周边的世界施加影响。

    我的另一个朋友是位医生,同时任职一个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他是某些卫生服务改革背后的推动力量,这些改革拯救了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是的,确实是数百万人。当然,他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力量。他对自己的价值观笃信不疑,工作起来百折不挠、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他对他人深表关心,朋友和陌生人都一样,而且他会竭尽所能帮助他们。

    但是,他有一个怪癖。他生活和工作在高智慧的学术界,在这个世界里,人们认为,微妙远比简易更重要。从传统上而言,学者的成功就在于发现并阐释这个灰色地带的能力。

    但是,他从来都看不到这个灰色地带。他判断事物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对事物这种简单化的判断方式,是学术界人士一直试图隐藏或者试图克服的。但是,他从来也不会隐藏自己的率直,而是与其热情相拥。这就是他力量的源泉,就是让他拯救了很多生命的秘诀。他会力排众议,单刀直入——其结果就是道义上无可指责的行动。

    我还有这样一位朋友,他是个投资者,他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锲而不舍地研究、思考以及阅读他准备投资的那些公司的财务报告上,这就是他的全部生活。有一次,我曾邀请他周末一起去滑雪,可他并没带滑雪板,而是拿了一摞有三英尺厚的公司年报。简直太不可思议了。但是,他的痴迷却让他成了世界上最出色的选股专家之一。


来源:哈佛商业评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