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8-17 21:57:56
|
查看全部
  在建议常态化中
  打造企业“建议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追求高效管理、节约管理、创新管理节奏的加快,为管理提建议逐渐变成天工“常态化”管理要求,这一现象被朱小坤提升到“建议文化”的高度。安全月提建议,质量周提建议,管理月提建议等等,在完善天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记者看到,在今年的一次天工“管理月”活动中,科级以上人员、各厂会计、仓库负责人共提出管理建议77条,其中科级以上管理人员提出管理建议59条,会计、仓管提出建议1 8条。相关建议已经落实好实施责任人,确保一一落实到位并开始实施。
  此次所提建议涉及管理的方方面面:废料处理、设备管理、电力系统、采购、包装、精简人员、运输费用等,暴露了在日常管理中的细节问题。如国际贸易部鲁荣年部长提出的“钢材运输通过船公司操作,尤其是美线货物,通过船公司的直接操作,跳过船代理,减少费用支出并以每月100—150集装箱作为打包合同洽谈”。工具七厂朱正祥建议对全公司电瓶车承包到人。天工电瓶车较多,野蛮使用、超载等现象严重,有的电瓶车车轮都成了“八”字腿还不维护维修,照常使用。如果将电瓶车维修保养承包到驾驶员,相信肯定有不一样的管理效果。锻造厂厂长朱军民提出实行生产辅材费用承包责任制,节奖超罚,让全员参与管理,在原实际费用的基础上下浮5—8个百分点承包。电力创新办公室朱迎春建议公司设备主管部门应制定设备年度、月度维保计划,具体落实细则,并有记录存档,以此完善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规范化管理水平……
  朱小坤表示,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提建议”已经成为天工特色企业文化的重要元素,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为公司管理提合理化建议将实现常态化全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