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46|回复: 0

【提醒】大学生求职应避免的心理误区

发表于 2015-8-18 16:13:4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随着就业压力的逐年增大,求职应聘时出现的心理误区,已成为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突出问题。这些心理误区归纳起来,可以分为盲目应聘、举棋不定、见异思迁、坐失良机四种类型。


  盲目应聘型,从应聘准备角度来看分为有备而来型和无备瞎撞型。有备而来型在心态上又可分为“不想错过机会有备而来认真应对型”和“只想一试身手从而积累经验型”。无备瞎撞型就心态而言也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捡便宜型”和“从众凑热闹型”。


  “捡便宜型”的学生大多是对自己不自信,自认为缺乏竞争力,所以压根儿也没奢望能成,抱着“逮着了得个便宜,逮不着无关紧要”的心态前去应聘。“从众凑热闹型”的学生则多是还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对就业去向缺乏认真思考,看到周围同学去应聘,自己也乐得凑个热闹。


  无备瞎撞型的盲目应聘者缺乏认真的态度,结果多是屡试不中,反倒影响了求职信心;无备而来型的盲目应聘者则极易后悔而毁约。


  举棋不定型,是指面对招聘信息和签约要约举棋不定,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对职场缺乏基本了解,对自我也缺乏足够认识。在应聘之前往往迫不及待,应聘之后唯恐求之不得。但真到签约之时又觉得突如其来,以致签约之后焦躁不安,怀疑自己是不是卖得太便宜,吃了大亏。犹豫不决、举棋不定是其最显著的特点。


  见异思迁型,这是最令高校就业管理部门和用人单位头疼的一种类型,这种类型的学生往往学习成绩较好、综合能力较强。他们仗着自己拥有一些优势总能在应聘中脱颖而出抢得先机而有恃无恐,只要有好单位,也不管自己是否已与别的单位达成意向便前去应聘,这样的学生即便签了就业协议也会随时准备毁约,不仅会给用人单位带来麻烦,也挤占了其他同学的就业机会,破坏了学校千辛万苦建立起来的就业市场信誉,是最不可取的。


  坐失良机型,在大学生中不乏其人。坐失良机的原因概括起来有四种:其一是因为自视甚高,什么样的单位来招聘都不合自己的口味,有点自命不凡;其二则是自恃无恐,要么是觉得自己出类拔萃,要么是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家庭背景或社会背景;其三与前两种刚好相反,有的大学生自惭形秽,看不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面对招聘不敢前往;其四是自怜顾影,前怕狼后怕虎。坐失良机型的大学生,要么好高骛远、眼高手低,要么太自卑、爱虚荣、胸无大志,一次次眼瞅着花落人家,一天天望洋兴叹。到头来要么沦为“啃老族”,要么成为“老大难”,在以上四种类型中最为可悲。


  综上所述,无论哪种类型在大学生求职择业中都是不可取的。产生这些心理误区的根本原因在于职业生涯规划的缺失,大学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已十分紧迫。大学阶段是学生职业准备的最后阶段,了解自我、认识职业、追求人职最佳匹配是大学生涯应该完成的基本目标。大学生求职择业前必须做到态度端正、准备充分,不仅要全面认识自我、及早确立职业理想、科学规划职业生涯、认真选择中意单位、积极应对求职挑战,还要坚守诚信底线,对人、对己、对社会负责。(河北师范大学招生就业办公室 王运敏)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