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2|回复: 0

生态环境监测倒逼稀土业抓治理

发表于 2015-8-18 19:34: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稀土行业如今正处于风口浪尖。“搬山运动”式的稀土开采,给一些地方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值得注意的是,近日,国务院印发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给国内稀土业环境污染问题敲响了警钟。该方案提出要求,到2020年,全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基本实现环境质量、重点污染源、生态状况监测全覆盖,监测数据系统互联共享,监测预报预警、信息化能力和保障水平明显提升,监测与监管协同联动,初步建设上下协同、信息共享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
  由于稀土业环境污染问题较多,业内人士担心在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过程中势必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客观认识稀土行业的环境污染问题,对稀土生态环境进行监测,阐明稀土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稀土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可为稀土的合理经营,并进行宏观调控,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与以往的事后监督与追责相比,这种预先的生态环境监测显然更为有效。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引伸到稀土业,将会是一种源头性的,不仅对社会产生震慑力,而且会及时发现问题并将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进一步推断,积极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将监测结果应用于稀土生态环境效益评价,对稀土生态效益进行科学计量和评价,对于制定合理的环境政策和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其实,国家对于稀土行业管控力度并未放松。这几年,治理污染是政府加强稀土行业管理要着力解决的问题,一方面采取综合治理措施,从开采、生产、出口各个环节落实环保的要求,建立完善的稀土开采生产的准入条件,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禁止采用离子型稀土池浸、堆浸的落后工艺。
  另一方面提高了环境保护的准入标准,要求企业开展环保治理工作,到期不能达到要求将责令停产;同时,开展环保的核查和治理,不久前,已经公布了56家符合环保要求的稀土生产企业。
  我国经济正面临重要的转型期,稀土业与其他行业一样,安全生产以及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而环境监测将对治理污染起到重要作用。关键是,环境监测需要不断完善,比如也可以考虑建立一种预警机制,一旦有污染事故发生立即可以评估其对环境的影响,及时应对。
  国家提出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对本来就面临众多困难的稀土业来说,无疑增加了许多压力,但有压力才有动力。生态环境监测倒逼稀土业抓治理,很重要的手段就是要提高门槛,科学开采。从稀土开采的源头就设严格的技术和经济要求,并配以严格的监管,才能真正控制生态破坏。

来源:中国有色金属报
  责编·作者:邱 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