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倾心打造“新气象”
提及直炼厂电解工段,第一个浮现在脑海里的代名词就是“清洁化生产示范岗位”“5S先进单位”。但在大家熟知的这些荣誉背后,电解工段也一直有一块“心病”:外协人员多,人员流动性大。因此,一定程度上,管理难度系数只增不减。但该工段每次都能把这一局面转压力为动力,从年初到现在,因地制宜做的一些细节性的改变使其在靓丽中看的外表下积淀出了更好的“文化底蕴”。
管理“新新向荣”
作为生产中沟通交流的纽带——班前会,已然成为现在的一种常态化管理模式,也成为了能够挖掘出许多总结性经验和合理化建议的“聚宝盆”。
可每一个举措的执行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暴露出一些问题,以往以“围坐一团”形式开展的班前会也逐渐衍生出问题来:交接班的信息传达开始“模糊化”,注意事项往往会因为部分职工没听到或没听清,从而导致工作效率一定程度上被减弱。
为此,今年年初,电解工段针对此问题,把班前会搬到了现场,开启了“岗对岗,面对面”的模式,交班人站一列,接班人站一列,以互动形式进行面对面的交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现场安全警示、现场检查落实、现场总结陈述的动员会。较好地解决了传达信息“模糊断层”的此类现象,使班前会的管理再上新的台阶。
同时,针对设备管理,该工段由原来的包机到岗改变为现在的定员管理。原来的设备基础管理是由3个班同个岗位的操作工一起轮流进行的,现在固定到了1个人身上,责任更加明确。并且又更新了设备润滑、维修台账的执行形式,由原来的每月粗略地统计执行到现在的现场张贴记录纸、现场执行后签字确认。避免了以往推诿扯皮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工作效率,有效保障了生产。而这一切的源泉来自于该工段 “新新向荣”的管理。
从“被动”到“主动
更值得一提的是,电解工段面对新旧交替的问题,借助本年度的“师带徒”活动,该工段具有针对性地深入开展一帮一,传帮带。
而该工段其中的一对师徒也成为这次师带徒的一大“亮点”。师傅为该工段的工段长任开颜,徒弟为毕业于延安大学的高材生陈哲。难能可贵的是身为工段长的师傅在这次师带徒中,克服了工作繁忙的困难,每次都能思路清晰地进行现场教学并认真制定“每周一问”,这一点也带动了该工段其他较为被动的师傅和徒弟。
翻看身为徒弟陈哲的学习笔记,每一个问题以及解决的过程都仿佛把笔者拉进了现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6月中旬,析铅短路现象较多,经过多次调整添加剂,仍无效果。经过仔细研究发现为昼夜温差较大所造成,随后升高电解液温度并通过调整,让蒸汽保持在了50-52,之后情况大为好转,短路现象大量减少,产量、电效稳定提升,电耗也下降到正常水平。
慢慢地,之前认为自己对电解系统已经足够了解的陈哲也由刚开始的被动学习到现在的主动学习了,会经常主动问师傅一些问题,比如泡沫铅的产生及处理、出装槽过程中为什么要洗铜棒等等。并且通过这次严格、有序、深入地跟师傅解决一个又一个计划外、不按常理出牌的问题后,陈哲也真正明白了学无止境这句话的含义。
而笔者也更加坚信他们,电解工段,以及直炼厂,在这永无止境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改变思路,全力以赴地用实际行动去斩获一个又一个佳绩,迎接一个又一个为之到来的“新气象 ”! (王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