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为他们喝彩
“计划一周完成的清灰工作,结果四天就结束了,这帮人真了不起!”刚走进工段办公室,就听见刘红旗在夸赞,看来这次检修又有新的突破了!
7月21日,锅炉温度降至50℃时,工段长许向波就穿上防化服,打上安全带,被监护人员从人孔门吊了下去,他要分析一下铜冶炼余热锅炉结灰情况。
既然进去了就干会吧!他开动风镐,对着高10米、硬如水泥的烟灰发起了第一波进攻。密不透风的防化服内整个人犹如落汤鸡,加上烟灰的刺激,脖子奇痒,眼睛酸痛。如此艰苦的环境中,他一钻就是两个小时。出来后,他又直接钻进了熔炼炉,给枪砖定位。由于出汗量过大,从炉里出来后身体脱水,差点晕倒。被扶进工段办公室后,遭来工友们心疼的责怪。
杨光是锅炉上的负责人,为了把活往前赶,每天早上人没到齐,他就已经钻在锅炉内清灰了,中午大家休息的时候,他又一个人悄悄的进去了,每次进去干的时间也是最长。
“28号熔炼炉就要烘炉了,得赶紧清完,要不收尘风机不能停,收尘设备无法检修,还有之后的锅检工作都需要时间。”杨光讲了当时的紧迫状况。
据了解,第一天清灰,他就已经因为身体过敏,满身特别是脖子因为烟灰过敏,出了整片的红疙瘩,奇痒难忍。为了不让太过关心他的老妈看见后操心,他总是在外面待到很晚才回去。即便这样,最后两天被老妈发现了,引来了一连串的追问。
清灰的后两天,工段派来了炉前的班长丁王军、卫文学来帮忙。这些都是炉前名不虚传的干将。
丁王军干活善于思考,一进去,他就先四下观察研究从哪下手突破效率高,结果真如他说的一样,事半功倍。
卫文学耐力特强,干活急性子,看见别人干的慢或者有停顿,就着急上手,每天他都要钻进去三次,每次别人钻40分钟,他就是一个多小时。最后那天,炉前班长刘红旗也到现场指挥,可谓是众志成城清烟灰呀!
“炉前兄弟打风镐的技术就是高,也辛苦了,如果光凭我们这群司炉工的话,至少还得两天。”杨光话语间满是感激。 (王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