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18|回复: 1

[社会] 教育部司长说“上大学不贵”

发表于 2009-8-30 16:09: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法制办公室主任孙霄兵做客新华网,在回答网友“大学教育越来越贵”的抱怨时,他表示不赞成“上学难、上学贵”的说法,因为个人和家庭分担一定的教育成本是公平合理的。

    长江日报发表晏扬的文章: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是多少,一直是笔糊涂账;而个人和家庭应该分担多少比例的教育成本,也一直没有厘清。贵与不贵从来都是相对的,判断上大学贵不贵,一要看教育成本几何、成本分担是否合理,二要看眼下的大学收费与普通民众的收入是否相适应。据权威机构测算,我国每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为每年7000元至8000元,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大学生个人负担的费用应该是教育成本的1/4至1/3。这样算下来,大学生每年所交各种费用应该在1700元至2700元之间,而目前大学生每年实际交纳的费用远远高出了这个标准,一些高校的热门专业每年学费甚至高达万元以上。也有一些高校宣称自己的生均教育成本高达1.5万元至2万元。我们所看到的只是,高校的奢侈浪费越来越严重,地越圈越多,办公楼越建越豪华,办公设备越来越高级,而出自高校的贪腐案件也越来越不稀罕。有的校庆晚会耗资200万元之巨,这样的花费被算入教育成本,由每名大学生来分担,合理吗?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各类高校中特困生、贫困生的比例,高达20%左右,即每5个大学生中就有一个学生无力负担大学学费。也许我们无从准确判断培养一名大学生的教育成本到底有多高,无从知晓某所大学每年得到了多少拨款、社会赞助,但是高达20%的大学生无力负担大学学费,这足以说明目前的高校收费标准脱离了普通百姓的收入水平。

    小蒋随想:网友认为“大学教育越来越贵”,教育部司长觉得“上大学不贵”,各有各的道理。因为,相对于上世纪80年代上大学的开销都由国家包揽,如今大学生一年学费上万元,的确是贵了,而且是贵多了。另一方面,按照北京市统计局发布的2008年北京市职工年平均工资44715元,再乘以父母的双份工资,一个大学生一年交一万元学费似乎“没多贵”。看上去,双方都有理,问题出在哪里?首先,平均工资不平均、薪酬“被增长”已是老生常谈。此外,生活在北京的教育部司长关注的恐怕是北京的平均工资,中西部等欠发达地区也许“被忽略”。更重要的是,高等教育究竟是何属性,教育部人士没准也摇摆不定。如果将高等教育视为公共事业,学费显然不应向市场化靠拢,更不应出现农村学生带着家中的5000斤橘子进城凑学费。若是将高等教育视为市场化交易,那么我们又该算算投入产出比——如今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甚至有人“零工资”就业,“读书无用论”、高考人数下降并不完全是人们的“非理性”选择。一面是名曰高等的教育质量未必高,另一面是一些人认为上大学贵、“性价比”低,而跑马圈地、大兴土木的大学城还面临巨额贷款下的“破产”之忧,教育部官员恐怕是没找准问题的“穴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8-30 16:26:40 | 查看全部
你可以不来看我的帖,你可以看了不跟帖,你可以心里恨我为什么发了这么多帖,但这并不影响我,我的责任是我发帖了吗,将观点亮出来了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