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清真餐饮服务业,近一半的张家川农民走出“农门”迈进城门,穿着布鞋走进一线城市创业,拿着存折银行卡“衣锦回乡”。“我们农民外出做餐饮服务,练了胆子、挣了票子、育了孩子、换了脑子、闯了路子,整个人、整个家族的气质都得到提升。”张家川县一位清真餐饮创业成功人士说。
从皮毛贩子到掌勺厨子:市场感觉敏锐的张家川人实现了华丽转身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陇东南和关中—天水经济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全县总人口33.4万人,其中回族人口22.9万人,占总人口的70%,是目前全国回族人口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黄土高原上典型的沟壑梁峁,把全县能够丰产的耕地“划”得稀稀拉拉。十年九旱,天灾频发,30万农民基本靠天吃饭。
20世纪80年代,为了能吃饱肚子,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张家川人走出家门,进入全国“劳务大军”行列,下广东,上新疆……
张家川人勤劳、朴实、聪明、能干,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换了脑子、练了胆子、拓了路子。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事业的跨越式发展,市场对皮毛的需求大大增加,张家川瞅准了市场空缺,深入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古、云南等地,收购皮毛,贩运到张家川县龙山镇,再转到河南、温州等地。十多年的光景,张家川人实现了由单纯务工向经商创业转变,赚了他们的第一桶金,张家川县龙山镇也一度成为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大皮毛集散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