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造一流业绩争做一流员工构建军工特色五型精益化班组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长安汽车(集团)机器制造公司“刘志荣班组”
重庆长安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隶属的军民结合特大型企业、国家重点支持的47家保军骨干企业之一,产业布局上形成了以特种产品为主体,以房地产和物流业为两翼的“一体两翼”发展新格局,拥有员工7000余名,班组787个。近年来,公司工会坚持科学发展、固本强基、传承创新,从激活班组细胞的能量入手,以提高员工科学文化、技术技能和业务素质为目标,以增强员工的学习、创新、竞争、创业能力为着力点,以推行“双关心文化”为价值取向,以强化班组执行力为重点,广泛开展了创建“技能型、安全型、管理型、创新型、和谐型”五型班组和班组精益化管理活动,在这些创建活动中,刘志荣班组成为公司班组建设中的一面旗帜,一个标杆。
我们(刘志荣)班组,拥有从日本、美国、德国进口的各类高精尖加工设备17台,是公司技术含量最高、加工难度最大、制造工艺最为复杂的特种产品关重零部件生产班组。小组现有员工21人,其中:党员4人、团员11人,男职工19人、女职工2人,技能师1名,高级技师1名,技师4人,平均年龄31岁。自班组成立以来,大家共同经历、见证了公司改革发展的风风雨雨与艰辛历程,共同精彩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故事。正是有了这不寻常的经历,使得班组员工们拥有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在各级部门的领导和班组员工的积极努力下,我们秉承“创新改进不言止,敢为人先求卓越”的团队理念,坚持以“建一流班组,造一流业绩,做一流员工”为目标,夯实基础,不断实施精益化管理,实现了一个又一个超越,同时,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也接踵而来,班组先后荣获公司“模范班组”、“工人先锋号”、“学习型班组”、“班务公开先进集体”、“班组管理示范岗”等荣誉称号;2005年被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和兵装集团联合命名为“刘志荣班组”;200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一、以提升素质为龙头,打造“技能型”班组。
我们班组拥有的设备都是一流的数控机床,其特点可概括为“四高”:生产效率高、加工精度高、程序编制要求高、操作者技能水平高。针对这一特点,我们以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为抓手,立足班组的实际,打造“技能型”班组。先后提炼推行了“1+1帮教学习模式”、“缔约友好共建”和“班组技能提升”业务技能培训新模式,形成了一套极具创新意识的独特学习培训方法,将一支普通班组锻造成公司闻名的技能型班组。
(一)开展“1+1帮教学习模式”活动。为不影响繁重的生产任务,我们根据科研试制与生产同步进行的特点,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班组针对员工年龄文化程度的不同,制定了“1+1”的“帮教学习模式”,成立了“学习帮教档案”,就学习的目标、进度、时间结点等进行了详细的制定。小组成员利用工余时间,全面熟悉、掌握本小组设备的所有数控系统,不断更新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知识结构,操作技能不断得到升华。
(二)开展班组技能提升活动。先后组织班组部分员工外出培训,先后参加了加工中心操作技能培训、公司计算机编程学习、加工中心理论培训等多形式的学习,他们如饥似渴地学习《数控编程技术》、《金属切削与数控机床》、《五面加工中心对话式编程格式》等专业理论知识。并不断进行摸索,将学到的新知识运用在生产实践中。如特种产品某关重零件,由于结构复杂多变,呈圆弧接圆弧状,加工难度系数大,程序复杂,工效低,一天只能生产一件,且质量不易保证,零件的合格率仅为70%。学习后的员工,大胆采用新的编程技术,运用五面体加工中心对话式编程格式重新编制加工程序,将原来近百个定位点简化为十几个。改进后的程序,工效较以前提高了一倍多,零件合格率上升了25个百分点。
(三)开展“缔约友好”共建活动。为进一步提升班组管理水平,促进上下道工序间的相互学习,共同提升业务技能水平,我们与全国巾帼文明岗——数控女工组开展了“缔约友好”班组共建活动,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成本控制、班组创新、现场管理等方面进行共建交流。每季度开展一次活动,对班组共建情况进行讨论,就质量管理、团结协作、设备周保养制度、调动组员积极性等方面分别作经验介绍。并且在工作中一改过去的“单打独斗”,努力做到“资源共享”,相互取长补短,“缔约友好”中不分你我,不计得失,重活累活男同志多干点,轻活巧活女同志“优先”点。如此一来,既增加了班组间的交往和了解,又给班组工作增添了新的活力,推动共同发展。如2008年9月,在加工Ⅱ-4产品某零件时,由于零件结构复杂多变,呈圆弧接圆弧状,加工难度系数大,程序复杂,工效低,一天只能生产一件,且质量不易保证,零件的合格率仅为70%。通过“缔约友好”活动,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想方设法改善零件装夹方法,不断尝试改变设备的加工参数,反复试验改进刀具的切削角度,动手编制程序和制作简单而实用的土量具。工效较以前提高了一倍多,零件合格率上升了28个百分点。
经过几年的学习、培养,小组70%以上的员工都掌握了4个数控系统。现在小组已经形成了以班长陈军、技师唐柏林、文长江为代表的技术骨干队伍;以黄晓东、吴才凤、刘振宇为代表的正在崛起的中坚力量;以郑彬、纪宁、李雪峰为代表的培养中的后继人才,构建起“梯形”技能人才队伍,解决了技能型人才的断档问题,为公司在班组中培养复合型、智能型人才,打造“技能型”班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二、以精益化管理为核心,创建管理创新型班组。
班组精益管理是基于公司精益制造战略的班组管理模式,是从精益制造角度出发,在提高班组队伍素质的基础上,将质量、安全、现场、持续改善和成本控制等方面全面纳入班组管理,并实施考核评价。我们先后建立了“精益化质量管理模式、“三个三”质量控制准则、MLDQ精益化管理”,将以往班组在单一平面上负责的方式变为在立体的三维空间里负责,实行“全面、全员、全过程”立体管理。
(一)建立“一状、一证、一网”质量创新管理模式。所谓“一状”,指的是年初车间、工段、班组的负责人层层签订的质量保证责任状。岗位出现质量问题,车间、工段、班组负连带责任,同时管理人员的业绩评价实行一票否决。这样一来,上下协力,各负其责,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一证”,是指班组组员必须经过学习培训,考试合格取得了上岗证后,方能上岗工作。“一网”,就是由车间——工段——班组——岗位,形成了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网。“一状、一证、一网”既是原则,也是方向,它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使质量管理深入到每个操作环节,质量信息得以迅速传递和反馈,质量问题也及时的被发现和解决。
(二)实施“三个三”质量控制准则。近年来,我们针对加工产品的关键、重要质量控制点多、责任重大的特点,在新班长陈军的带领下,集中集体智慧,通过对过去发生的一些典型质量案例进行梳理剖析,总结提炼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控制办法——“三个三”准则,并将其固化为班组全体组员共同的质量理念和行为规范。“三个三”准则:一是针对发生率较高的低层次质量问题,提出加工前“三不动刀”准则,即图纸、工艺未吃透不动刀,技术状态不明确不动刀,心中没数、准备不足不动刀。二是针对加工、检测等方法不当或经验不足导致的技术性质量问题,提出加工过程中“三个确认”准则,即先试刀确认,眼、耳并用确认,最终换人、换尺、换测量方法确认。三是针对如何保证批量生产稳定性提出加工后“三步总结”准则,即成功一个初步总结,成功多个归纳总结,最后在班组总结推广。该办法对推广产品加工经验,促进技术交流,实现难点质量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推行MLDQ精益化管理。MLDQ管理,即(市场Market、现场Locale、素质Diathesis、品质Quality)四大基础管理,并以现场管理“L”为突破口,实现“事事有人抓、处处有人管”的现场管理新格局,推行了“责任到人现场管理”模式。将小组责任区内的每台设备、每扇门窗、每个角落的清洁清扫工作落实到具体人头上,实施现场管理与工作考核、绩效分配挂钩,小组现场管理员负责检查考核。小组现场管理达到了“环境整洁、定置合理、物流有序、标识清晰、行为规范、设施齐备”,创造了一流的特种产品生产窗口新形象。
通过精细化的管理,提升了小组基础管理。小组设备利用率提升10%,产品综合良品率达到了99.5%,一次交验合格率在98%以上,返修率下降到1.2%以下,并被公司树为“班组管理的示范岗”。
三、以班组文化为动力,打造和谐型班组
小组在管理中始终坚持传承与班组文化相结合的原则,不断改善和丰富班组管理内涵,努力地向着更高的层次而奋斗。充分利用各种活动和宣传媒体,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形式灵活、因人而宜的优势,营造出班组建设民主、和谐、团结、融洽的良好氛围,在此基础上逐渐积淀形成了以“创新、奉献、卓越、和谐”为核心价值的班组文化,打造了和谐型班组。
(一)加强班组情感基础,增强凝聚力。我们建立了班务公开制度、家访制度、班员家庭情况台账、班员生日档案等,定期开展交心活动,把班组的关心和慰问带给每个班员。总结推广了“三看”、三必访”、“五必谈”、“五公开”。“三看”即班前看情绪,班中看干劲,班后看成绩;“五必谈”即有不同意见必谈,受批评的必谈,受表扬和奖励的必谈,有情绪的同志必谈,工作调动的必谈;“三必访”即职工生病住院必访,困难职工家庭必访,家庭纠纷必访。“五公开”即“任务公开大家干,质量公开大家管,现场公开大家办,成本公开大家算,考核公开大家看”。班务公开增强了小组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更增强了员工间的相互理解和信任,提高了团队整体效能,为此获得了公司班务公开优秀班组的殊荣。
(二)制定岗位座右铭,增强约束力。让每位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态度、人生目标、做事原则、理想、愿望等进行定位,用一句话以岗位座右铭的形式表现出来,激励职工经常对照检查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改进,不断进步。如员工刘振宇提出的岗位座右铭是“精心操作,质量第一”,体现了他的责任心和质量观。正是因为持之不懈的努力,08年至今班组始终保持着安全事故为0,微小伤害为0,质量事故为“0”的好成绩,班组的安全、质量工作一直走在公司各班组前列。
(三)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和谐新长安。为培养班组员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精神,班组员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合理化建议工作中。为更好引导班组员工积极提出有效益、有价值、有成效的合理化建议,班组倡导员工们积极动脑,开拓思维,从小事入手,从身边事入手,从节约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改善工作环境、降低设备故障等方面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据统计,09年上半年小组就提出合理化建议150条,采纳实施80条,节创经济价值100000元,比如技师赵建针对H/PJ13新品0102-2(箱体)13次工序加工的问题,提出采用合金钻头进行加工,这一改进,提高了工效9倍,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价值达6万多元。类似的改进在小组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对“提高效益、降低成本、和谐员工”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刘志荣班组,时时处处以全国劳动模范、老班长刘志荣为榜样,按照公司创建“五型”和精益化班组的要求,高标准、严要求,在班组创新管理上下功夫,经历了多年的不懈努力,在班组管理上取得一点点成绩,获得了众多的荣誉。但我们与各兄弟单位相比我们还有许多的不完善的地点,下来以后,我们将以此次班组经验交流会为契机,吸取兄弟单位班组管理好的经验和做法,不断创新和改进班组管理,创造更加出色的工作业绩,去争取更多的荣誉,为公司第三次创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谢谢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