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29|回复: 4

防范朋友圈诈骗 不能只看脸熟不熟

发表于 2015-8-25 19:25:3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原标题:防范朋友圈诈骗不能只看脸熟不熟

  记者昨天从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获悉,今年6月至8月,本市破获利用微信进行违法犯罪的案件75起。微信上,诈骗、售假及涉黄等案件多发,成为警方打击重点。

  假名牌违禁品转战朋友圈

  上海警方近日接到市民吴女士举报,她通过朋友认识了在微信朋友圈销售奢侈品的四川女子周某,向她低价购买了一只名牌皮包,收货后发现是假货,要求退换,但周某置若罔闻。

  警方发现,周某在“朋友圈”中发布了大量售卖奢侈品的信息供买家选择。买家下单付款后,收到的却是假货。警方将周某抓获后,当场查获价值30余万元的各色假冒商品。目前,周某因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被依法刑拘。

  除假冒名牌之外,一些违禁品同样在朋友圈内展示销售。今年5月,上海警方发现犯罪嫌疑人何某在QQ空间发布大量淫秽图片和淫秽物品购买流程信息,并通过微信朋友圈、QQ等社交平台,以50元至150元不等的价格兜售淫秽色情影片,发展买家数百名,非法牟利数万元。目前,何某因涉嫌制作、复制、出版、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牟利罪,被依法刑拘。

  防范微信诈骗不能“只看脸”

  今年7月,市公安局接到市民陈女士报案,她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个姓刘的朋友发布代理出国游报名并可享受旅游公司员工内部价的信息,就发动7个朋友组团报名日本游,并将10万余元的团费支付给刘某。之后她却一直无法拨通刘某的电话,微信消息也被拒收。经咨询刘某所在的旅行社,才得知刘某已经离职。7月底,上海警方将刘某抓获,并查获部分涉案资金。

  记者发现,不少市民对“朋友圈”警惕性并不高,对微信上的“熟人”往往以其头像、昵称来辨别,而不是根据对方的微信号码来辨别。一些业内人士提醒,涉及金钱网络,无论对方是不是“熟人”,都不能“只看脸”,最好电话或当面核实。(记者简工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8-26 21:25:22 | 查看全部
欢迎各位老师指导!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09:25:53 | 查看全部
纤手香凝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09:26:16 | 查看全部
纤手香凝老师真给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1 09:26:54 | 查看全部
问好纤手香凝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