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8月26日,在山东雷帕得弹簧公司高品质少片板簧项目的建设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对车间地面进行施工,总工程量已完成80%。据了解,该工程70%的设备采购合同已签署完毕,项目完工后将引进生产、研发装备188台套,达到年产高品质少片板簧5万吨的生产能力。
作为国内最大的头孢类医药中间体生产企业,金城医药通过收购北京朗依制药,已成为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全产业链特色制药企业。在今年同行业价格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其AE-活性酯产品价格反而同比上涨13%,孢他啶活性酯价格同比上涨4%。上半年,产品销售收入、利润、利税分别实现20%、71%、66%的增幅,在业内一骑绝尘······
今年以来,面对经济持续下行、不利因素叠加的严峻形势,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建设工业强市的重大部署,全区上下“干”字当头、冲在前头,营造了一种积极向上的实干氛围。通过采取运行监测、金融服务、风险防控等一系列稳增长措施,淄川工业发展正在不断增创新的优势。
两大平台 把准企业发展脉搏
面对宏观经济错综复杂、企业成本普遍上升、部分行业经营困难等严峻形势,淄川区充分利用100家重点企业运行监测平台,密切关注经济发展速度、效益、原材料和产成品价格变动等诸要素的市场走势,及时提出工作对策和措施。发挥好工业企业风险预警监测平台的作用,密切关注系统性、区域性风险,努力做到“四保四不”,及时化解倾向性、苗头性的风险问题,确保工业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项目为纲 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项目建设是经济增长和转型升级的有效载体。今年,淄川区确定了总投资370亿元的81个区级工业重点项目,通过实行挂包责任制和无间隙动态管理机制,淄川区加大项目督查推进力度,完善项目节点动态管理表,充分利用联审联批的“一站式”服务机制,集中解决项目建设难题,促进了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达效。目前,58个项目已开工建设,开工率72%,其中,鲁中耐火合成铁铝尖晶石产业化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唯能陶瓷高导热薄板功能陶瓷项目、科恒晶体年产12000片2英寸氮化镓单晶基片项目等11个项目已经竣工。
多管齐下 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2015年,淄川区组织实施新一轮“五年300亿”技术改造计划,按照“敲开核桃”的要求和“一行业一对策”的思路,逐一明确技术改造、铸链提升、科技创新的方向和路径,加速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技术改造方面,重点抓好雷帕得汽车技术的高品质少片板簧、泰展机电的年产100万套机电配件生产组装等18个市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年内力争完成技改投资120亿元,滚动实施技术改造项目100个。铸链提升方面,围绕现有产业链条的缺失环节进行“补链”;对新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建链”;对纺织、汽车及零部件等一批优势产业链,从科技创新、品牌建设、市场营销等方面入手进行“强链”。技术创新方面,加快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抓好鲁泰功能面料等系列研发、重山集团硼同位素研发、光电新材料研发、鲁维一步发酵法研发、山川非PVC材料研发等,着力解决一批制约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问题。
“双精战略” 推进工业转型升级
面对经济新常态,淄川区重点实施产业精准转调和企业精细管理“双精战略”,由“大水漫灌”式向“喷灌滴灌”式转变,推动发展动力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产业结构从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大力实施企业精细管理战略。淄川区以加强生产现场管理为重要突破口,通过深入120余家企业进行现场精细管理检查指导服务,依托淄川大讲堂聘请专家进行精细管理辅导培训,培育现场精细管理典型示范企业等方式,年内力争100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家中等规模企业完善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300家小微企业建立以会计电算化为主的财务管理目标。
深入实施产业精准转调战略,加快传统产业“凤凰涅槃”。水泥行业以五大水泥企业为龙头,加大对粉磨站等小型水泥企业的整合力度,优化产业布局、存量结构,改善过剩产能。建陶行业组织“江北建陶行业知名品牌”评选,争创“中国建筑陶瓷产业基地”,建设中国(淄博)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馆,不断提升江北瓷都对外影响力。重点抓好以功能陶瓷为重点的新材料产业、以生物医药为重点的新医药产业、以光伏发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以特种汽车和电动汽车为重点的新装备产业等4个优势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好三峡新能源光伏发电等5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等10大重点园区,实施企业“搬家工程”,推动优势产业聚集,力争4个新兴产业年内主营业务收入增幅25%以上。“十三五”末新兴产业占工业总量达到50%,70%以上的工业企业进驻园区。
节能减排 提升经济发展绿色指数
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建设工业强市的内在要求。2015年,淄川区不断完善以强化目标监管为主要内容的目标评价考核体系,落实节能目标责任制,确保完成全区万元GDP能耗比2010年降低17%以上的目标。在水泥、火电、建陶、耐火材料等行业加快实施电机能效提升、锅炉窑炉改造、系统节能和太阳能光伏应用四大节能工程,通过召开节能新技术推介会等形式,推广先进节能技术,目前已推广节能项目34 个,年实现节能量40万吨标准煤。对 150 家重点燃煤企业采取节能技改、燃煤替代、关停淘汰等措施,争取完成25万吨的年度煤炭削减任务。开展工业燃煤小锅炉清洁能源置换,9 月底前,淄川区将完成锅炉置换55台。积极探索清洁生产新模式,引导企业加快技术改造,15家企业已与服务机构签订清洁生产技术合同,为完成全年清洁生产审核任务奠定了基础。
“下一步,淄川区将坚持高标定位,先行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好‘工业强市30条’,争取到‘十三五’末,全区规模以上企业达到800家,20种主导产品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十强,100项科技成果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高新技术产值占比达到35%,工业发展实现质量效益双提升,增创工业发展新优势。”淄川区委书记杨洪涛说。
闫盛霆 郗文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