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5|回复: 1

[电力] ( 60位名家谈电独家专栏)欧阳中石:光能都是人挥手 弹指轻轻化大千

发表于 2009-9-3 18:57: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64541248911474898.jpg
            7月24日上午,雨后初晴,在首都师范大学书法文化研究院名誉院长办公室,欧阳中石先生接受了采访。在古色古香的书橱前,先生显得儒雅不凡、和蔼可亲。
  “我对电的认识是既敬又畏,说起来很惭愧,我对电几乎一窍不通。”先生感慨地说。谈到和电的渊源时,先生回忆了73年前第一次见到电灯时的情景。那是1936年,先生举家搬到了山东泰安一个繁华的街道居住,两间屋子只有房梁上吊着的一盏电灯,天黑自动亮,半夜自动熄。为什么呢?先生笑着说:“因为全县只有一个电门,控制所有的电灯开关。”这种自己不能控制的电灯却给先生的童年带来了许多便利:可以在灯下读书、练字、游戏。在此之前,家里晚上照明用的是豆油灯,就是在一个碗里倒点豆油,用棉线捻个细捻,点着时灯头真如黄豆一般,光照范围小,光线暗,没法读书写字。先生说,在中国古代典籍中,电是一种神秘的力量,是阴阳刚柔两种力量发生碰撞而产生的。电使用不好也会带来很大的麻烦。最让先生难忘的是他上小学的时候,使用手摇电影机触电的经历,幸亏当时先生站在绝缘的木板上才毫发无损。从此,先生对电更加敬畏,直到上中学学物理知道了电的原理,才慢慢懂电。“电是真正科学的产物,标志着人们控制和使用自然界的规律以达到新的境界。”先生说,“一旦电出现了,明的问题就解决了,能的问题也解决了。”
  欧阳中石先生青年时代就读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修过中国逻辑学,在哲学层面上,先生对电有着独到的理解:“电是我们人类所接触到的一种现象,转瞬即逝。可是我们把电摸透了,人类不但掌握了电,还可以使用电,让电这种天然不具备的能量,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一点是了不起的。”先生从哲学的角度,给予电业人高度的评价:“电是人类仿自然界的能量创造出来的一种人工制造的能量,转化这种能量的人了不起。”先生认为搞电的人敢于奉献自己,在靠近危险的地方工作,通过辛勤的劳动为人们送去光明,让他非常佩服。在整个采访中,先生对电和电业人的评价用得最多的词语就是“了不起”,这个词语倾注了先生对我国电力事业的热切关注和对我们电业人的敬佩与赞赏。
  欧阳中石先生在书法领域堪称大家,在他的笔下,多有咏电、颂电之句。“人假天源光焕采,力随物理电随心”,是写人自如地借助自然原理制造电,让电发出光彩为人造福。这句诗写出了电的神韵,也写出了人的风采,更抒发了他对电和电业人的赞美之情。先生在参观北京十三陵蓄能电厂的水电发电机后,赞叹道:“了不起,这是用了大自然的能,而不是物质。物质有枯竭的时候,而能是无穷无尽的。”他还为十三陵蓄能电厂的上水库题写“天池”二字,笔意遒劲洒脱,雕凿在十三陵蓄能水池一侧的山体上,成为十三陵蓄能电厂的点睛之笔。先生认为,“天池”二字不仅显示了天的巨大,也象征着电能是上天赐予人类的能量。这个人工挖掘出来的池子可以储存北京地区需要的光和能,同样也体现了人工造电的伟大。天池旁边的公园中有座亭子,先生起名“纳源亭”,取容纳能源之意,并书写“承天积水,蓄力含光”的楹联。
  欧阳中石先生身上有着中国古代文人特有的“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情怀。提到电力以及能源问题时,先生沉思了片刻后说:“大自然对人类的奉献并不是无限的。为了子孙后代我们要多想办法找到新能源。”先生在生活中非常注意节约用电,养成了尽量少开灯和随手关灯的习惯,先生说:“电是自然界给人类创造出的一种特殊的财富,应当好好珍惜。”
  正因为小时候“畏”电、“敬”电,先生说他喜欢亲近能够控制电的人。说到和国家电网的不解情缘,先生说了一个让他难忘的故事。那是1994年,先生家里楼上的水管坏了,水漫了一屋子,幸亏当时家里的电源自动断了电,不然很容易发生触电事故。原来,在1个月前,一位在国家电网公司工作的朋友来先生家发现了用电隐患,当即请电工为他家安装了漏电保护器,使电线触水短路时可以自动切断电源。这件事让先生对电业人又增添了一份敬重和感激,渐渐地,他和很多电业人都成了好朋友。“我虽然怕电,但是我有电业界的朋友,我很享受电。”说到这儿,先生像个孩子一样笑了,非常开心。
  最后,先生对从事电力事业的人提出了希望,他希望搞电的同志们更加珍惜电,让电的供应更加充足,使电发挥更大的作用,无穷无尽地发挥作用。在近一个小时的采访中,先生侃侃而谈,时而若有所思,时而深情感慨,时而笑容满面。兴致所至,先生为我们吟诵了一首他为电业人创作的诗《咏电》:
  雨雹风雷本自然,偏偏电母会人缘。
  纵横错落调山水,不记高低理陌阡。
  转瞬通明驰四海,抬头放眼入重天。
  光能都是人挥手,弹指轻轻化大千。
  在先生抑扬顿挫的吟诵和逐字逐句的诠释中,我们感受到了老先生对我国电力事业的殷殷期盼和崇高赞誉。
  欧阳中石 1928年生,山东泰安人,著名学者、教育家、艺术家。现为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后导师、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欧阳中石先生治学领域宽博,在国学、逻辑学、教育学、音韵、戏曲、书法文化等方面均有精深造诣,主持并完成科研项目10多项,出版著作和教材数十种,曾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基金资助优秀成果奖”等多项国家级学术奖励。
  欧阳中石先生社会贡献显著、影响广泛,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先后获得中国文联授予的“首届中国书法兰亭奖·教育特别贡献奖”和“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终身成就奖”以及“第六届造型艺术奖”,荣获教育部授予的“全国模范教师”、北京市政府授予的“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专家”等荣誉称号。


       来源:国家电网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9 07:02:45 | 查看全部
谢谢马老师,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