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93|回复: 1

[电力] ( 60位名家谈电独家专栏)叶乔波:让我们更经济地使用电能

发表于 2009-9-3 19:00:1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2491248996467608.jpg
            叶乔波 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9岁开始滑冰运动,1977年入伍,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冰上训练基地八一速度滑冰队运动员。在20年运动生涯中,她共获得133枚奖牌,摘取23项世界比赛冠军。在第16届冬季奥运会上,她夺得两枚银牌,实现了中国队奖牌“零的突破”,被中央军委授予“体坛尖兵”荣誉称号。1994年6月,叶乔波因伤退役。叶乔波现为中国奥委会委员、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委员、北京海外联谊委员会理事。
  7月22日上午,北京奥运村。叶乔波如约到来,一见面就切入正题,并不像此前对我说的:“对于电很陌生。”
  叶乔波祖籍广西,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她回忆小时候家中用来照明的灯泡,基本上是20瓦~40瓦:“那个年代经常停电,几乎每户人家都备着手电筒和蜡烛。”而她的父辈则不同了,因为生长在贫困的广西百万大山,那代人是伴着煤油灯长大的。叶乔波笑着说,长大后,她不再有停电的记忆,而今更不需要置备手电筒了,买来的蜡烛只为装点居所,营造氛围。
  说起用电的话题,叶乔波还有过一次可怕的经历:“那时取暖设施简陋,在郊外训练很艰苦,早晨起床时,被子上都附有一层厚厚的冰霜,脚伸到鞋里时,才知道鞋子和地面已经冻在一起了……外出训练的行李中,自然少不了一样东西——电褥子。有一次,转地出发前,我用勺把去拧电源插板的螺丝钉,没想到电流瞬间由手指尖电击肩胛骨,整个右臂像被打断了一样,直到第二天手还是麻麻的。”后来,叶乔波才知道,电源插板的线路也有“零线”和“火线”之分,这件事也警示了她的队友们。
  “现在家里电器很多,像冰箱、空调、电视、电饭煲等等。平时为了省事,许多人都不愿拔下插头。后来我从母亲那得知,这样也会耗电,是真的吗?”叶乔波好奇地问。当得到记者肯定的回答后,她很认真地说:“看来供电企业有必要利用媒体,多做节电常识宣传,相信许多人缺乏‘隐形耗电’的认识。”听记者介绍供电企业已在营业站点和公共场所开展这方面的宣传后,叶乔波又补充道:“如果有更精确、更直观的数据统计就好了,让人们知道改变小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也能节省大的开支,毕竟我们的能源还很匮乏。”
  坐在奥运村里,难免说起2008年北京奥运盛会。记者简单介绍了当时国家电网公司数千名员工集结在北京,冒着酷暑守护电网安全的情况。叶乔波在感叹的同时,也讲述了她的亲历故事。上个世纪80年代的冬季,为避免寒冷、风沙的困扰,一年一度的全国速滑冠军赛通常是在3月份冰期结束前举办,而夜间比赛也能减少风力的影响。叶乔波记得,在一次女子短距离冠亚军争夺赛上,领先的运动员刚要转入弯道区,整个冰场突然一片漆黑,使运动员一下子辨不清前进的方向了。虽然只是瞬间停电,但痛失金牌已成定局,另一名实力相当的运动员顺利夺冠。叶乔波说:“幸好没发生在奥运会。”
  谈到停电,叶乔波很内行地说,由于城区人口密集,旧城又很难改造成双路供电,电线杆和电线极易受到外力损坏,如交通事故撞倒电线杆,或极端恶劣天气下大风刮倒电线杆,可能会导致几千户人家停电。如果有朝一日,重要街区全部实施电缆入地就安全多了。当然,这些工作光靠电网企业是不够的,政府也应多出台政策支持。
  奥运村离“鸟巢”和“水立方”很近。叶乔波说,夜晚的“鸟巢”和“水立方”光彩照人,无比梦幻,这是奥运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国内外许多游客源源不断地来此参观、留影,当地居民也把这里当成娱乐、休闲场所,这里“亮起来”是十分必要的。
  而说到城市夜景,叶乔波又有不同的见解。她在国外乘机旅行时,经常在飞机上看到由“灯海”连接起来的城市,十分壮观。可是在国内,即使飞在都市的上空,也很难看到这样的景色,这反倒令她感到欣慰。“我国的经济毕竟还在发展建设中,风力发电、太阳能技术又涉及太高的成本问题,目前发电主要靠燃煤,而煤炭又是不可再生资源。老百姓关心的是‘雪中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她去过不少边远落后地区参加公益活动,看到交通、供电情况明显改善,令她十分振奋。
  在采访中,我们免不了谈起乔波冰雪世界,这是叶乔波冰雪梦想的延续,寄托着她对青少年朋友从小就参与冰雪运动的希望。叶乔波还特别赞赏峰谷电价政策和冰蓄冷技术的应用:“就像四季如冬的旅游胜地,利用午夜低谷时段造雪,不仅降低成本,也不会占用白天高峰时段的电力资源。”她希望有利于资源节约的新技术、新方法能更多地出现并得到推广应用,让电能使用更加经济和科学。


来源:国家电网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9 07:02:34 | 查看全部
谢谢马老师, 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