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96|回复: 1

[原创] “我是一个兵!”记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武部后勤工人夏兆华

发表于 2015-8-29 22:23: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23岁的热血小伙到56岁的后勤老兵,33个岁月改变的是他的容颜,而他那副爱岗如家、默默奉献的热心肠依旧不变。初次见到老夏,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老实本分、话不多、闲不住。明明约好过来采访他,没说几句他就坐不住了,“这都是自己该干的,没啥可说的,我还要去帮韩冰修门锁……”唉,这个老夏,还真是名副其实的“大忙人”呐!
老夏,真名叫夏兆华,是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人武部的一名普通的后勤工人。一提起他,同事们都纷纷竖大拇指,维修门窗、电路维护、买菜做饭、主动值班、倒贴服务……聊起他“管闲事”的段子,大家是一个接一个,根本停不下来。
爱管闲事的“夏总”
1982年,退伍不久的夏兆华成为了淄川区民兵装备仓库的一名保管员。值班巡逻、装备清领、维护保养,夏兆华把部队严明的纪律、严谨的作风和高度的责任心带到了单位,十年如一日,毫无怨言,所保管的物资无一差错。由于表现出色被提拔为机关后勤工,为让领导同事和家属院的人能够及时喝上开水,他每天早上3点就起床,烧水、送水、打扫卫生……一早上忙下来,常常累得浑身是汗。白天忙完,晚上还要值夜班,一天至少工作十八九个小时。由于人武部办公设施比较陈旧,经常不是这边门锁坏了就是那边窗户关不死,要不就是电器线路发生故障。每当这个时候,闲不住的老夏总是主动去修整,时间长了,大家都把他当成了营房维修员。以前没学过电工,于是他就到书店买书查、跟着老电工学,很快就掌握了电工知识和技能。从办公场所到家属楼的设施维修、电路维护,一旦出毛病,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老夏,而他也是“手到病除”, 利用业余时间拆除办公楼取暖管道、为体检站安装空调线路等让单位节省了不少开支。 这些年,仅各种锁具就换了有几百把,换下来的灯泡够拉一车的了,好多都是他自己掏钱买的。大家笑称,他的手机就是维修热线、服务专线,随叫随到。在人武部年终考试年年被评为优秀,同事们都亲切的管他叫“夏总”,而他似乎也很满意这个称呼,“就是什么也管修、什么都能干的意思,起这个外号,就是对我的认可和肯定,”他引以为傲地说。
后勤生活的“管家”
2000年左右,为了保障家不在驻地的同志就餐,人武部成立了食堂。而老夏也就成了厨师的不二人选,从最初的8、9人到现在的20多人、从一餐到三餐,仅仅依靠一个人,工作量可想而知。每早5点起床准备早饭、打扫食堂卫生、外出采购食材、准备中午伙食……一周5个工作日,他天天的连轴转。以前冬天食堂没有取暖措施、买菜没有交通工具,他从不跟领导提要求。于是他就用凉水洗菜、骑自家电动车采购,几年下来光车胎就换了5、6条,电瓶也换了几块。征兵是武装部的一件大事,这也是老夏每年最忙的时候。准备各种线路、连接电脑、挂条幅、插彩旗、洗隔离衣和床单、早起烧开水、保障五六十人用餐,工作量是平时的几倍,一个人根本忙不过来。每当这时,妻子就主动到食堂帮忙。前些年,每年春节前后,单位都要安排职工去仓库值班。那时候山里冷,雪大,出行不方便,大家都想和家人团聚,这时,夏兆华总是二话不说,主动请缨,为大家分忧。
“这些年我把大量的精力都用在工作上,对老婆孩子亏欠很多。但妻子和女儿都没有怨言,全力支持我的工作。”说起这些,这个刚硬的汉子露出了他柔情的一面。
平凡的身边“典型”
“我从一名仓库保管员干起,这些年先后干过多个岗位,无论在那个岗位上,我都尽心尽力,力争把每件小事情做好,让同事满意、让领导放心。”在淄博军分区举办的向身边典型学习事迹报告会上,夏兆华如是说。整篇演讲稿里没有一句华丽的语言,全是其日常工作的真实记录,但却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为营造良好的军队、部队氛围,2015年6月,淄博军分区组织发动了向身边典型学习的评选推荐活动,夏兆华被淄川区人武部作为职工代表推荐上报,并从全市100余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职工代表层面唯一一个身边典型,并现场做事迹报告。自从成为学习的“典型”后,夏兆华很不适应,他“固执”的认为,自己没干啥惊天动地的大事,没啥值得学习的,热心帮忙是应该的,自己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干了一些该干的事而已。
小小的岗位,大大的力量。在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征程中,小至烧菜做饭的炊事一兵,大到运筹帷幄的前线指挥员,每一个岗位都连着战场,连着胜利。尽管没有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阅兵场上的英姿飒爽,但他却有一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爱心,帮忙维修、保障伙食、主动值班……就是在这些日常的琐碎事中,体现了他作为典型的力量:只要勤勤恳恳、尽心尽力,就一定能干好本职工作、得到别人的认可。“有人看我每天都这么忙个不停,感到不理解:你整天忙忙碌碌的,工资又不多,图个啥?我总是一笑了之,还是该干什么干什么、该怎么干怎么干。因为我觉得,作为武装部这个大集体的一员,我有责任出这份工、尽这份力。因为我是一个兵!”,报告中所说的正是其心声的吐露。
“我是一个兵!”岗位虽小,话语虽少,喊出的却是一种坚守职责的态度,一份军人的使命与担当。
(闫盛霆 仇慧清 薛海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8-30 18:09:36 | 查看全部
一个有担当的“兵”!问候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