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2|回复: 0

‍【基层明星】勇做技术领头雁—记济二矿通风科科长陶维国

发表于 2015-8-31 17:51:3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陶维国,36岁,现任济二矿通风科科长,高级工程师。2002年6月毕业于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同年7月分配到济二矿工作,13年来,他凭着对矿山的无限热爱,在通防道路上不断钻研、大胆探索,成为了“一通三防”工作的领头雁。

干一行爱一行 扎根矿山无怨无悔

在他职业生涯的13年里,先后干过提升队技术员、通风工区技术员、技术主管、副区长。陶维国深知,只有勤能补拙才能更好地从事技术工作。他常说:“干一行就干好一行;在这个岗位,就要对这个岗位负责”。话语中流露出对煤炭行业的执着和热爱。于是他买来《流体力学》、《通风安全学》、《矿井防灭火》等专业书籍,结合现场实际系统学习,不断提升自己,如今这些知识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扎了根。有了理论知识必须有实践操作能力,那时候的他卷尺、纸、笔、水彩笔、各种便携仪等没有离开过身,随身携带风表对不放心地点的风量亲自测量。不管是学习编写作业规程、技术措施、绘制图表,还是深入井下一尺一寸地丈量,他都将不懂的地方记录下来,虚心地向有经验的老师傅请教,还与同事一起研讨实施方案等技术措施,加班加点更是家常便饭。积极参与通风系统分析、技术方案制定、承担技术措施的初编以及技术措施在现场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作为技术员,他经常到井下施工现场了解通风系统状况、瓦斯浓度及来源,掌握第一手资料,为治理矿井灾害提供参考。陶维国很快掌握了矿井“一通三防”技术工作具体要求,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和热爱,练就了适应工作的技术本领,2008年,他被提拔为通风工区技术主管,成为一名年轻的技术骨干。

作为技术主管,陶维国始终在工作中冲在最前头,悉心分析,认真研究,从不计报酬,更没有一句怨言。他负责矿井通风、防瓦斯、防灭火的业务技术管理和考核,编制矿井“一通三防”方面综合管理制度;制定矿井瓦斯等级鉴定、反风演习、风机性能测定、通风阻力测定、矿井通风系统优化等方案或措施,在他所编制的上千条措施中,没有出现任何漏洞。2010年5月,他被提拔为副区长,从技术转为以管理为主,但是对施工质量要求更高了,记得在11307运顺联络巷于运顺机头处要安装风门,按要求倾斜度87度,但实际安装后是89度,大家认为这么大的风门误差2度,无所谓,可是,陶维国发现后,坚决要求返工重干。作为分管通风、瓦斯和机电工作的副区长,他经常说:“一通三防工作容不得一点儿的闪失。”就这样,陶维国在通风工区一干就是8年,8年里他付出了太多的艰辛和汗水,牺牲了无数个和家人团聚的日夜。

临危受命勇担当 身先士卒以身作则

2013年,原来的通风科科长为支援对外开发调往内蒙古工作,通风科面临着技术管理等各项工作亟待加强的局面。该矿决定将陶维国从通风工区副区长的位置调到通风科当科长,在工区收入高,事情相对单一,可是一向少言寡语的他只说了两个字“我去”。

这年他晋升为高级工程师,自此,在井下施工现场又多了一个“高工级别的瓦斯工”,井下每一次通风系统调整、瓦斯排放作业,总会看到他在现场操作、指挥,忙碌的身影。他坚持实践出真知,时刻把“技术”二字铭记在心:按时编制矿井通风、瓦斯方面月度、季度计划;认真审查通风系统调整、采煤工作面一通三防、巷道贯通、密闭启封、通风设施施工、月度检修、有计划停风等方面安全技术措施,做好矿井一通三防安全监控等等。2013年10月,刚到通风科, 9302轨顺沿空防火任务交给了他,他和同事们共同为解决这一难题想办法、出主意。从工作面自燃发火机理分析,结合该地点的地质特点,决定采取注凝胶防火技术措施,这是陶维国和他的团队面临的一个重大考验。为此,他带领科室人员,每天深入井下10多个小时,仔细研究,反复计算、验证。严把小苏打、水玻璃的配比度,有时候亲自做配比,确保凝胶的效果。由于长时间、高强度的井下工作,从外表看来他根本不像一个36岁的男人,脸上写满了沧桑。用他的话说:“工作压力之大,每天寝食难安、坐卧不宁。”

陶维国认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他不断创新,积极探索通风、瓦斯防治、综合防尘、矿井防灭火的新方法、新工艺、新技术。他参与研究、组织实施2308、11308轨顺沿空、11307、3304综放工作面和93上11工作面等几个有隐患工作面的防灭火工作,从实践中总结了经验,掌握了阶段性施工碎煤墙、注胶防灭火、注氮、注高浓度稠化粉煤灰浆、注CO2防灭火、均压等防灭火技术手段在不同隐患状态下如何合理综合利用技术。组织实施了113上01轨顺贯通原探煤巷的工作,掘进贯通瓦斯浓度达到40%以上的老巷,他连续在井下两天,分析如何将探煤巷40%的瓦斯浓度降低下来,经过观察决定在113上01轨顺打三个探孔,释放瓦斯,等到相关领导批准,利用三个探孔方式,终于将探煤巷40%的瓦斯浓度降低到了1%以下,这在该矿尚属首次。

舍小家为大家 无私奉献痴心不改

陶维国在矿上是个出了名的“工作狂”,从矿领导到职工,人人都会为他竖起大拇指。可是在他妻子和儿子眼中,他却不是个称职的好丈夫、好爸爸。原来儿子到下班的时候会问道:“爸爸回来吃饭吗?”一次次让儿子失望,如今儿子不再打电话了,谈到儿子,陶维国眼圈红了,哽咽地说:“我亏欠儿子,7岁了,我没有带他出去玩过。”

生活中的他显得性格随和,为人热情又亲切,他时常告诫身边的职工,通风科就是一个大家庭,能在一起工作就是缘,只要踏实勤奋扑下身子工作,就没有干不好的工作。他要求每一个职工必须掌握技术员应该具备的应知应会知识,对待职工也是疼爱有加,心中装着每个职工的喜怒哀乐。他带领的24名职工,不管谁出现情绪不稳定,总是第一个找到他,私底下进行思想交流。要是有的职工身体不适或家里有事,他总是嘘寒问暖。他说“通过沟通可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化解大家心中的疑虑,解除后顾之忧,使队伍更坚固、更有执行力”。为带动科室人员学习,他规定每周四为业务学习日,在学习日上,他毫不保留地给大家讲解如何做好矿井“一通三防”工作,如何合理科学地组织施工生产,如何优化矿井通风系统,并用自己参与的工程作为案例,使大家的工作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2015年7月,综采一区开采的9303工作面,距离远,设备多,工作面温度很高,为改善职工作业环境,决定安装移动式降温装置,接到这个任务后,他带领他的团队每天深入9303工作面进行调研勘察,发现如果用主供水管路供水,不仅影响工作面生产且影响到相邻采掘地点的生产,怎么办?他开动脑筋,看到从十一采区老空区排出来的水,陶维国决定使用老空区排出来的水,可是厂家不同意,说老空区的水质不达标且水温高,对设备的制冷效果有影响,他没有放弃,采取增加十一采区老空区排水泵,增加水的流量,进行两级过滤措施,当他将达标的水放在厂家技术人员面前时,厂家技术人员伸出了大拇指。在设备安装调试期间,陶维国连续跟班16个小时以上,历经一个月的时间,3台移动式降温装置在预定时间内安全安装完毕,工作面温度降低了2度以上,不仅为职工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还为矿节约水费16.8万元。

风雨过后见彩虹。经过在“一通三防”工作中的摸爬滚打,历经磨练的陶维国成长为矿井技术骨干。他获得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煤业公司合理化建议先进个人,2011年,被评为集团公司第四届优秀技术人才,多次获得集团公司优秀通风工作者,2014年进入集团公司人才库、考取山东省建设工程评标专家。(吴长芝)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