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1 15:29:37
|
查看全部
五、认知学派(Cognitive School)
认知学派把战略形成看成一个心智过程,其实是将认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采用心理学的理论解释战略家的思想。认知学派认为,如果想要了解战略的形成,最好同时了解人类的心理和大脑。该学派注重战略形成过程的特殊阶段,特别是战略初始概念形成阶段。认知学派有两个分支:一个分支倾向实证主义,将知识的处理和构建看成是试图勾画客观世界的结果;另一分支则认为,所有的认知活动都是主观的,战略其实是对世界的解释。认知学派的代表作有:赫伯特·西蒙(Herbert AlexanderSimon)的《行政管理行为》(1945年)、《组织》(1958年)和《思想模型》(1979年)。
六、学习学派(Learning School)
学习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应急的过程,将战略视为一个复杂的、进化的、渐进的和想象的过程,注重分析战略在组织中实际上是怎样形成的。学习学派认为,环境是复杂并不可预测的,只有通过组织学习,企业才能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战略决策者的职责不是制定战略,不是预想深思熟虑的东西,而是管理组织学习的过程。因此,学习学派认为战略是一个学习及自然形成的过程,战略的基础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说明性的。学习学派还强调文化、政治等在战略形成过程中的作用,这些观点为高层管理人员的决策提供了更全面的视野。学习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查理·林德布罗姆的《“蒙混过关”的科学》(1959年)、詹姆斯·布雷恩·奎因的《应变战略:逻辑渐进主义》(1980年)和彼德·圣吉的《第五项修炼》(1990年)。
七、权力学派(Power School)
权力学派把战略形成看作是一个协商的过程,强调在战略形成过程中,必须考虑权利即政治方面的因素。权力学派认为,企业内外存在着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利益团体,他们会利用各自的权力对企业战略施加影响。因此,战略制定过程是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利益团体运用权力、施加影响、不断谈判、相互控制和折衷妥协的过程。战略制定不仅要注意经济、行业及竞争因素,而且应当注意决策过程中的政治因素,注重均衡考量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同时,在战略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化解和排除来自组织内外部的个人或利益集团的牵制和干扰。权力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麦克米兰(MacMillan)的《论战略形成:政治概念》(1978年)、普费弗和萨兰西克的《组织的外部控制》(1978年)。
八、文化学派(Culture School)
文化学派将战略形成看作一个集体思维和社会交互的过程,它把个体的集合连接到组织这个整合实体之中,着眼于共同利益,确立了组织风格与个人风格的同等地位,有利于建立整体观念。该学派认为,文化是社会成员随着时间推移而创造的一种共享意向,它的形成不仅通过纯粹的社会活动,还有赖于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所使用的资源。该学派指出,企业文化及背后价值观念,对于战略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观念植根于集体意向之中,并在深藏着资源或潜能的组织模式中反映出来。文化学派赞成战略管理的连贯性,强调传统的传承性、变化的丰富性和舆论的复杂性。文化学派的代表作主要有:艾瑞克·莱恩曼的《长远规划的组织理论》(1973年)、罗伯特·沃特曼(RobertH.Waterman)与汤姆·彼得斯(TomPeters)合著的《追寻卓越》(1982年),及博格·沃纳菲尔德的《资源为本理论》(1984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