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缘 分
8月16日上午,游览少林寺的中心建筑大雄宝殿时,偶见一大拨贵宾簇拥着方丈阔步走向客堂,行走间衣袂飘然,神情肃穆,在众多游客的尾随围观之下,很有些佛家禅意。
佛书上说,见面即是缘,我等也算是和少林、和方丈有缘分吧。
是这份缘让我格外珍惜到此一游,于是乎,记住了不少关于少年寺的昨世今生。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由孝文帝元宏为安顿印度僧人跋陀而依山辟基创建,因其坐落于少室山密林之中,故名“少林寺”。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释迦牟尼的第二十八代佛徒菩提达摩历时三年到达少林寺,首传禅宗,影响极大。因此,少林寺被世界佛教统称为“禅宗祖庭”,并在此基础上迅速发展,特别是唐初十三棍僧救驾李世民后得到了唐王朝的高度重视,博得了“天下第一名刹”的美誉。
少林寺在唐朝时期,享有盛名,以禅宗和武术并称于世。在外族统治时期,如在南宋、元朝、清朝时则受到禁止汉人集体习武。民国军阀时候更被全部焚毁。直至李连杰出演的电影《少林寺》热映之前,少林寺仅有十几名僧人。
现任少林寺方丈释永信大师,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全国人大代表,刚参加了光山县人民政府与中国嵩山少林寺合作重建天台祖庭大苏山净居寺的签约仪式。
千年古刹净居寺,是佛教天台宗的发祥地、始祖庭,造就出慧思、智顗、道岸、鉴真四位大德高僧,宋真宗曾亲笔赐额“敕赐梵天寺”;是大文豪苏东坡的灵魂家园,留下了千古名著《苏轼游净居寺诗并叙》;是古淮南茶和信阳毛尖的主产区;寺内碑刻,寺外千年唐柏、银杏见证着古寺的沧桑岁月。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迤逦的景观让这里享有“诗城乐地”、“福乡宁境”之美誉。但是由于历史与客观原因,天台祖庭净居寺这个历史瑰宝没被充分开发。今天佛缘始至,光山县人民政府同禅宗祖庭少林寺合作重建净居寺,中兴光大天台祖庭。
少林寺许诺待有关宗教产权证和宗教活动场所许可证等相关手续办理后,即日派僧人入住。同时完成寺庙修建工程,建设落成紫云塔、钟鼓楼、上客堂,修复摩崖石刻,塑慧思、智顗二圣像,全面完成规划设计建设任务等。县政府方面负责办理净居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开放所需的相关手续,落实为净居寺宗教活动场所用地,并给予必要的相关政策支持等。在双方依据国家有关法律,秉承平等、诚信、自愿、互利互惠原则,达成一系列富有成效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双方的进一步磋商将有助于尽快打造出全国“武有少林,文有净居”的佛教盛世。
今世有缘,今生无悔。但愿有朝一日再续这份缘,更愿此后生活工作左右逢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