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充仁油画作品《恻隐之心》(1939)
在“孤岛”时期,张充仁还创作了表现东北军民抗战的壮士雕塑像《干城》;反映日寇实行苛刻的粮食限制政策的水彩画《户口米》等。
1938年,刚到上海安家不久的唐云每日里看到许多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难民,心中十分难受,便与邓散木、白蕉、若瓢和尚商量,想在大新公司四楼举办一个画展,用卖画所得的钱来赈济难民,以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于是取成语“杯水车薪”之意把画展的名称定为“杯水画展”,以喻力量微小,无济于事。唐云他们请来一些小报记者和喜欢书画的朋友们前来捧场,其中有郑午昌、吴待秋、汪亚尘、贺天健、冯超然等。由于参观画展的人心里都很清楚,这是反抗日寇侵略和压迫的一种示威,也是显示国人有难同当团结一心的力量,所以纷纷解囊订购画展的作品。画展开了9天,展出的作品全部卖光。有的作品甚至一再复制,供不应求。在此期间,唐云还作了一幅乌龟图。他在纸上画了一长串乌龟,一个个头衔着尾巴,讽刺卖国求荣的汪伪汉奸。
卢沟桥的枪炮声也摧毁了林风眠正在筹备杭州国立艺专建校十周年大庆的盛大庆典,林风眠听闻此讯义愤填膺。他对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野心其实早有戒备。在1937年1月号《东方杂志》上刚发表了的林风眠在“中日问题”笔谈会上的一段话:“在中日悬案未清算以前,我民族即使很想同东邻握手,东邻给我们的不是同情的友谊的手,而是无情的敌视的剑锋!所以,为实现与东邻相互提携计,我们不能不先用大炮震醒它底耳朵,用刺刀刮亮它底眼睛,然后英雄般底同它握手——这样场合的提携才是可能的。”现在他以校长的身份与蔡威廉、李超士、方干民等教授满怀愤怒创作出一批控诉日寇侵略暴行的油画作品,并在艺专展览馆展出了他们的巨型画作。当年10月,国立艺专向内地迁徙,无法带走这些大作品,后来被日寇毁灭,无一留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