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位美国作者的原文里使用的是这个词:“取脑”,在这里它的意思,指去获得其他人的想法和建议。
取谁的大脑?
“取脑”的首要规则是:它不应该要求你的导师真正进行思考。你应该去询问一些对他们来说现成的问题,或者已经准备好答案的基本常识。“取脑”的时候不能推荐。这意味着取脑这件事必须是由专家主导,并且是被动的。如果你在取走他大脑的时候要求他推荐,那么就意味着你会把自己的主观意识强加在上面。推荐包含了分析和决策。决策很困难,也很有用。
如果你在职业生涯中需要做一些改变,就不要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你应该去问问自己准备转行去的那个职业究竟是什么样子。如果你要去工作,也不要依靠自己的主观意识,你应该去问问老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不要问老板你是否可以去休息室,你可以想想,也许周围的同事甚至都不知道休息室在哪儿。(尤其是在开会之前,你真的没必要考虑这个问题。)你可以问一些容易回答但是却又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你需要保证提问的时间很短,大约15分钟就可以了。而且,即使你有30分钟也最好只问15分钟时间。GetGlue是一家为电视、电影、体育等粉丝提供服务的社交网络公司,该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AlexIskold说:“当有人问我一些行业内的专业知识时,如果那个人是我认识的,或者是我认识的人推荐的,问10分钟、15分钟甚至是30分钟都是可以的。我认为这样非常好,而且合乎情理。如果我有时间,我很高兴能帮助别人。这是个时间的问题。”
在提出请求之前,先问下自己,为什么这个人要帮助你。答案可以是下面几个:可能因为这个工作很简单;或是因为当时在你职业生涯的那个时间点上,自己想要的事情和他们想要你做的事情不谋而合;又或许因为这样一来,他们可以做件慷慨的事;再或者,也许是因为你们相互之间有非常默契的关系(比如你们在同一所学校读书,在同一栋大楼工作,在同一个会议开会,或者是都非常喜欢投资等)。关键是,你得让他们有理由帮助你。
“在读大学的时候,我会把学院里谁会成为企业家进行优先顺序排名。这只是个人偏好,这些人会激励我不断进步。”ChantelWaterbury说。他是纽约Chloe+Isabel珠宝公司创始人兼CEO,“如果有人想咨询品牌、设计或者产品发展方面的建议,我会很乐意分享,实际上我也经常会接到这方面的电话,因为我对这个领域很了解,可以提出很有价值的意见。”
导师怎么看“取脑”?
在工作中,“取脑”可以被描述为对咨询的一种执迷——虽然导师们没有公开承认过这一点,但它却是商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当被咨询的人被问到一些简单的行业问题时,他们会侃侃而谈,因为这些问题非常容易解答而且还不失乐趣(因为没有比成为最聪明的人更令人满足了,特别是屋里只有两个人的时候)。Waterbury说:“我接触到一些人,他们非常理性,而且在某个行业一干就是四五十年。我当时感觉就像一条单行道,但我错了,他们告诉我说‘这样做是因为这份工作可以让我充满活力’。我这才意识到,原来他们可以从中有所收获。”
正如心理学家所讲,执迷型咨询确实像是一种“社会性收获”,而且这种收获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
“当我们与别人交流体验的时候,就会刺激大脑的默认网络,它会与社会联系、同情心以及积极回报等感觉紧密联系。”AnthonyI.Jack说道。他是凯斯西储大学认知科学、哲学和心理学专业的助理教授。当大脑在运转的时候,他补充道,“整个网络会发生联系,分析/批判性思考网络就会受到抑制,而且整个人也处在忙碌状态。”“取脑”是“主体间性”的一种形式,是两个体验不同的人一起分享经验。它能在得到社会资源的同时,还分享了社会资源。
来源:创业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