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25|回复: 0

【基层明星】防冲战线上的标兵——记济三矿生产技术科防冲副科长桂兵

发表于 2015-9-6 14:50: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这是一个所有深部开采煤矿都无法回避的世界性难题;这是一场艰苦而又漫长的战役,犹如刀尖上跳舞,薄冰上行军。

这里有一支敢打敢拼的队伍,面对着至今尚无法根本性解决的安全课题,仍然一往无前、无所畏惧,与自然灾害作斗争。

这支队伍的领头人就是济三矿生产技术科防冲副科长桂兵。2000年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的桂兵扎根防冲战线十年来,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治理冲击地压的专家。

在他的带领下,济三矿逐步探索出一套冲击地压机理、监测预警、解危治理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安全开采出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炭4000万吨,没有出现一起因冲击地压造成的人身事故,实现了“超前预防、有震无灾、有冲无伤” 的优异成绩,2014年该矿被列为全国首批冲击地压示范矿井。

防冲迫在眉睫

2004年11月30日,济三矿6303工作面回采过程中,工作面前方60-90m中发生了冲击地压,顺槽范围内7个电站设备列车全部掀翻,巷道煤体抛出200多吨。万幸的是,发生冲击地压时该区域没有人员作业,没有造成人员伤亡。

当时,集团公司组织全国专家到现场指导抢险,并把冲击地压灾害列为必须重点攻克的难题。课题面前,济三矿迅速抽调4名大学毕业生进行冲击地压攻关,桂兵就是其中一员。

“当时全矿几乎所有人对什么叫冲击地压,如何防治冲击地压一无所知,只知道它就像地震一样具有很大的破坏性,是煤矿重大灾害之一,就是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技术和手段对其监测、治理。”桂兵对当年的事记忆犹新。

为了摸清6303工作面冲击地压发生的规律,测量出第一手煤体破裂电磁辐射资料及钻屑量指标,桂兵及其他同事开始了背着电磁辐射仪现场监测的日常艰苦工作。

“2004年12月的一个夜班,我背着电磁辐射仪对辅顺工作面煤壁至电站外200米范围测完第一遍数据后,工作面前方30-50m段发生了一次冲击,巷帮喷出煤体13吨,单体打断15根,压弯20根,庆幸的是冲击发生时该区域没有人作业。”桂兵对十年前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从事防治冲击地压工作,有着意想不到的工作难题和危险,面对困难,他没有退缩,经过连续3个月“三八制”跟班监测,及时掌握了现场第一手动压显现情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逐渐总结出该工作面采动期间顶板活动规律及冲击地压发生征兆,指导着现场安全生产。如今,当年总结出的很多规律和结论现在仍然一直沿用并在全国推广。

突破世界性难题

“冲击地压能否实时监测,能否及时预警,准确预报?”“顶板型冲击地压根源隐患如何消除,坚硬顶板能否切断?”……桂兵带领科室技术人员一次次向冲击地压监测预警预报这一现场亟需要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发起技术“攻击”。

2007年,根据现场实际和自己的日积月累,他大胆提出“研究煤体钻屑法监测与煤体应力监测之间的联系”的想法。为了在现场进行测量实验,他有时每天只休息4、5个小时,一天下几次井,经过两年多的辛勤劳动,终于找到了煤体应力与钻屑量之间存在的联系。

2010年,他主持了综采(放)工作面冲击地压实时在线监测安全预警系统研究与实践,在国内外首次研究出“当量钻屑量”预警冲击地压原理,与北京科技大学姜福兴教授共同合作,开发研制出在线监测预警系统、配套分析预警程序,建立了冲击地压预警预报体系。该项目的实施,属于冲击地压预测预报技术领域的突破,解决了高应力区人员监测危险性大、操作误差及监测预警等难题,经国家评审为国际先进技术,成功应用安全采出受冲击地压威胁的煤炭150万吨,获得利税4.5亿元,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该项技术在全国各个冲击地压煤矿得到广泛推广应用,创造了巨大经济效益。

“如何攻克深部煤层上方的坚硬顶板处理技术这一难题?”“有没有操作方便、不需要爆破又不影响生产的最佳处理坚硬顶板的技术?”桂兵把“借鉴水力压裂技术应用到煤矿处理坚硬顶板”的想法,反映给了中国矿业大学防冲知名专家窦林名教授,在得到矿和煤业公司的大力支持后,2011年初,桂兵主动请缨带队实施高压水力致裂顶板技术实验,连续6次实验均以失败告终。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桂兵没有气馁,在引进波兰高压水力致裂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大胆革新,经过反复试验,研制设计出“一种矿用水力切顶耐高压导管系统及导管装置”,攻克了对高位坚硬顶板致裂的难题,该项发明成果已获得国家专利。

他研制的“高压水力致裂顶板成套技术”成功在5个工作面应用,成为坚硬顶板致裂技术的一次革命,也是冲击地压治理新技术的世界性突破,荣获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煤炭行业协会科技进步二等奖,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争当防冲专业标杆

凭着对防冲事业的执着追求,桂兵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的“功成不必在我,我在功必可成”理想信念。

桂兵在借鉴学习同类矿井防冲工作的基础上,结合本矿特点,出台了一系列冲击地压防治工作制度及方案,有针对性地制定了《防冲设计管理制度》、《防冲监测预警制度》等14项制度,完善了防冲材料、器具、设备台账、现场观测资料等基础台账,规范了防冲设计、技术管理、防治措施、现场监测预警、卸压解危等防治工作程序,使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步入科学合理、程序规范的轨道。

为提高防冲队伍的整体素质,他通过必知必会知识、事故案例等方法提高人员队伍素质,增强全员冲击地压危险识别、监测预警、卸压解危和个体防护能力。目前,该矿共有专业技术人员14名,组建了158人的防冲专业队伍,达到了防冲机构齐全,人员充足,技术业务素质熟练,满足了矿井冲击地压防治工作需要。

近年来,桂兵在矿压、冲击地压技术管理方面参与编写了《冲击地压防治技术规范》,组织编审专项措施100余项,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获得多项国家专利,主持治理省重大安全隐患冲击地压危险采掘工作面5个,解危突出危险的区域百余次,多回采煤炭860余万吨。他本人也荣膺2009年度山东煤炭工业生产一线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李苏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