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5-9-6 15:16:52
|
查看全部
案例二:斯沃琪的“他山之石”
借鉴时尚行业的做法,斯沃琪将手表行业的传统逻辑完全打破,成功开创了一个新的子品类。
同样是将产品从成熟期拉回到增长期,斯沃琪采用的手法不尽相同。通过移花接木,将手表做成时尚配饰,斯沃琪集团得以重焕生机,某种程度上也对瑞士的手表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传统手表主要有两大定位:一是珠宝,一是计时工具。最早的手表其实属于昂贵的珠宝,百达翡丽最经典的广告宣扬的就是可以由祖辈传给孙辈,连卖表的地点也是在珠宝店。但这一定位后来遭遇颠覆,美国的天美时手表打破了有钱人才能拥有手表的传统,低廉的造价使手表成为了人人可以拥有的计时工具。石英技术发明后,日本的精工、西铁城等手表品牌异军突起,击败天美时,也对瑞士的机械表造成挑战。此类手表外形上仿照瑞士表,同样镶金带银,但因为运用石英技术,计时非常准确,手表又成为“便宜的珠宝”。但无论如何创新,传统手表行业还是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成熟期甚至衰退期,市场增长明显放缓。此时,斯沃琪出现了。它既不是珠宝,也不是计时工具,而是像手镯一样用来搭配的时尚饰品。消费者购买斯沃琪手表时看重的是它夸张多样的设计,可以配合不同的场合、不同的衣着,选择佩戴不同款式的斯沃琪手表。
除设计之外,斯沃琪手表的营销手法也变得同时尚产品极为相似,比如它会像时装一样,每年分几季推出新品,一旦换季就必须撤下上一季卖不掉的手表,推出的限量版手表更是成为许多消费者竞相追逐的对象。此外,斯沃琪手表的定价也很有讲究,它曾将所有手表统一定价为相对低廉的40美元,大大降低了消费者决策的难度,将买手表从颇费思量的理性消费变成了简单的感性消费,消费者的冲动“魔鬼”得以充分爆发。通过运用“他山之石”——时尚行业的做法,斯沃琪将手表行业的传统逻辑完全打破,消费者对原有品类的期望也被改变,进而在手表行业成功开创了一个新的子品类,一举从原行业的追赶者变成了新行业的领导者。
案例三:看i-mode如何“挂羊头”
DoCoMo给自己贴上了另外一个品类的标签,有效地规避了原品类的不利因素或隐藏风险。
DoCoMo是日本电信电话公司(NTT)的无线分部,后来NTTDoCoMo成为日本最大的移动运营商。
它在20世纪90年代成功推出i-mode移动上网服务,不仅使尚不完善的新业务顺利成活,并且使其从容易夭折的引入期进入快速增长期。从本质上看,i-mode就是一项移动上网服务,但DoCoMo并未简单地向用户兜售该项服务,而是像现在的苹果一样,扮演起了连接手机内容提供商与用户的双边平台角色。一方面,DoCoMo承诺为第三方内容提供商提供用户和内容计费服务,从中抽取9%的佣金;另一方面,它又用移动上网时可用的丰富内容来吸引用户。此外,DoCoMo说服NEC、松下、富士通等硬件制造商为i-mode定制了专用手机。
由于是新生事物,初期技术并不成熟,手机上网不仅速度慢且常常掉线,DoCoMo为此做出了几个十分关键的营销决策:首先,选择十几到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作为i-mode的目标客户,而非多数人力挺的商务人士;第二,推广时淡化“移动上网服务”这一严肃概念,通过选用甜美可人的广末凉子做代言,突出“信息娱乐”的轻松、简单、开心;第三,将每月的基本订阅价定为十分低廉的300日元,刺激冲动型消费。通过上述手段,DoCoMo十分巧妙地将产品的真实本质——严肃理性的移动上网服务深深地隐藏了起来,展现在用户面前的是好玩有趣的i-mode手机以及丰富的移动网络内容。如此一来,用户的注意力被成功引开,他们不再关注上网速度快不快、网络是否稳定这些上网服务最为核心的要素。尤其是i-mode将早期用户设定为年轻人,他们的主要需求是与朋友沟通或娱乐,对服务的质量要求天然地低于商务人士。
通过“挂羊头,卖狗肉”,DoCoMo给自己贴上了另外一个品类的标签,有效地规避了原品类的不利因素或隐藏风险,将用户可能的抵制降至了最低,从而成功地将移动上网这一新业务推广开来,为未来新业务的拓展与迅速成长创造了条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