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8|回复: 0

周娟:我要永远做孩子们的“好妈妈”

发表于 2015-9-10 20:53:1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我叫周娟,来自重庆市梁平县特殊教育学校。在21年的教师生涯中,前十四年我是留守儿童的妈妈,后七年我成了残障孩子的妈妈。
  1994年,我师范毕业后分配到重庆市梁平县一所农村小学任教。我的学生很多都是留守儿童,看到他们缺少关爱、缺少亲情,我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边当老师边照顾他们的重任。学生们过生日,我变着花样给他们庆祝;遇到困难的家庭,我还会抽出自己微薄的薪水给孩子买文具、交生活费、药费。一天中午,我看到班上的孩子都到食堂端饭去了,唯独许百川同学孤零零地坐在角落里,吃着冷饭下咸菜。一打听才知道,孩子是抱养的,没有母亲,靠父亲在外打工寄回很少一点钱生活,最近半年父亲连消息都没有了,更别说寄钱。当时我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了下来,急忙从食堂端来热腾腾的饭菜,然后到班主任那里帮她交了生活费。
  为了这群孩子,我的孩子出生前几天我还挺着大肚子站在讲台,女儿出生才两个月,我又迫不及待地回到了讲台,把孩子、家务统统抛给了年迈的父母。当我回到教室的时候,同学们齐刷刷站起来,一起喊“老师!妈妈!”那一刻,我愣住了,泪水夺眶而出,原来,孩子们早已把我当成了他们最信赖的朋友和最尊敬的亲人,我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然而,就在我工作渐如佳境时,一个灾难性的疾病突如其来。2004年5月的一天,我感冒服药后感到耳鸣,一周后耳鸣消失,我发觉听力明显下降。但因为学生临近期末考试,课程和辅导任务重,我坚持到放假才到医院检查,被确诊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耳聋,医生说因错过最佳治疗期,已成为不可逆耳聋!“一个聋子还怎么去教书育人?!”沉重的打击无数次让我在无人的角落悄然泪下。
  2008年,我被调到县特殊教育学校工作。全校除了聋哑学生就是智障学生,90%寄宿在校。第一次见到这群孩子,我哭了,因为自身的残疾让我更能体会到他们的不幸,我暗下决心,我一定要尽我所能,给孩子们更多的关爱和呵护!
  第一堂课,迎接我的是15个聋哑新生。我说话他们听不见,打手语他们又看不懂;我在上面讲课,他们在下面做小动作或是打闹;有的上厕所,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就跑了……为了教好学生,我广泛查阅资料,刻苦钻研残疾儿童的心理、行为特点,学习特殊教育方法;为了学好手语,我查资料、请教老教师,对着镜子不厌其烦地练习。这些孩子身体有缺陷,理解抽象的知识非常困难,用在他们身上的时间和精力,比教健全孩子要多几倍甚至更长的时间。
  刚入学的新生有的才五六岁,我手把手教他们洗碗、扫地、擦屁股、提裤子;学生病了,给他们喂药、擦药;值夜班时,半夜起床给学生盖被子,叫爱尿床的孩子起来上厕所。记得有一次,一个智障学生拉肚子把大便拉到裤裆里了,站在寝室里哭,我发现后蹲下身子给他换裤子,刚把裤子褪到脚腕,孩子突然又拉起肚子来,我来不及避让,脸上、手上到处溅上了孩子的便便。
  有人问我,在特殊教育学校工作,付出多收获少,值得吗?我告诉他,当我的学生学会写字时,他们送给我的节日礼物居然是用彩色铅笔写的“老师!妈妈!”。
  爱的付出收获的是累累硕果,自参加工作以来,我所教过的学生,有30多名荣获市、县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30多人次在市、县级比赛中获奖。如今,那一群群残疾学生在我和老师们的精心培育和呵护下,逐步成为了自食其力、贡献社会的人!对我的工作,各级组织给予了充分肯定,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残疾人自强模范”,参加了中国残联第五次、第六次代表大会和祖国60年国庆观礼,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我还经常应邀参加先进事迹巡回演讲团,到一些高校为师生们作演讲,用自己的故事感染大家,弘扬社会正能量。
  如今,我的听力虽然还在继续下降,双耳已是重度耳聋,很多人曾劝我离开这里,但我想说:“这里需要我!我要永远做这些残障孩子们的“好妈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