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成本降到“刺刀见红” 打赢“生存保卫战”
淄矿集团干毛巾拧出水
报表显示:上半年,淄矿集团埠村园区埠村煤矿吨煤完全成本降幅11%。埠村园区完成上半年销售收入计划,并小有利润,实现了时间任务双过半目标。这是该园区10年来,首次实现扭亏为盈。
“煤炭行业产量过剩成为新常态。适应新常态,需要我们冷静对待,奋力作为,不作恶劣形势下的奴隶、乞丐,要做逆势有为的主人、成就者。市场经济没有救世主,我们要把成本压出刺刀见红的竞争力、压出抵抗危机的生命力,勇做行业的强者,走在行业的前列。”淄矿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总经理孙中辉介绍,低成本就是企业最大的竞争力。
该集团把控费降本作为御“寒”求生之路,持续积聚成本优势,提升市场竞争力。他们紧紧把握人力成本这个大头,大力推动控员提效,开展“两规范两清理”活动,深化“两大一小”机构改革,实现瘦身减负。许厂煤矿大力实施机关改革,管理人员全员下岗、竞争上岗,转岗分流92人,机关人员控制在了100人以内。岱庄煤矿主动加快矿井人员转移,实现了本部人员控制在2000人以内的目标。上半年,淄矿集团按照“十个严控十个一律”要求,着力清理规范非在册用工,实现减员850人,减少人工成本支出2000万元。
牢固树立成本“没有最低,只有更低”的观念,该集团坚决克服部分人员“成本到极限、降本没空间”的消极心态,不在成本上人为设置底线。他们调动各单位总工程师和技术管理部门的积极性,使其把工作的着眼点由单纯研究生产转到系统研究提产降本上来,不断加大技术降本措施的研究力度,加强技术创新、设计优化和工艺改进,着力减少低效无效投入,着力推动系统提速、生产提效、矿井提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提效与减支的“乘数效应”,大力推动技术降本。许厂煤矿技术人员以优化充填开采工艺、降低充填成本为使命,精打细算,创新研究,攻克了巷道支护和充填料浆替代降本的两大难关,使充填采煤成本同比下降41%,在严峻市场形势下使充填开采拥有了生命力。亭南煤业在304工作面探索强膨胀泥岩少留底煤应用技术,推广工作面薄煤层开采工艺,资源回收率和单产水平不断提升,上半年创新增效实现9914万元。
不该投入的成本,一分钱也不能花。该集团根据市场和现场变化对煤层、采区进行常态化经济评价,及时优化采场布置,减少低效率的小面、无效益的进尺。他们充分挖掘装备降本的潜力,加强先进装备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和发挥采掘机械化、装备自动化优势,提高单产单进水平和系统能力,确保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上半年集团公司单产、单进同口径同比分别提高6.02%和18.4%。在新矿投产、产量攀升的情况下,该集团上半年工作面、迎头数同比减少6个和11个。
依靠管理降成本,干毛巾拧出水。该集团树立“让成本跑赢煤价”的理念,要求各单位必须始终把控成本作为生命线来对待,着力从成本中深挖效益。他们按照“成本一律下降20%”的要求,对各单位实行商品煤单位成本和月度成本总额“双控”措施。各生产矿井根据“双控”指标,运用“成本归零法”进行层层分解落实,在完成商品煤产量目标的前提下,自行消化各类增支因素,确保“双控”目标落实。许厂煤矿制定了实施清洁排水的措施,通过控制矿井排水系统在“谷段”运行,矿井水能够在水仓充分沉淀,降低浑浊度,年节省处理水药物费用10万元以上。葛亭煤矿响亮提出了“不管煤价如何降,坚守底线不亏损”的目标,开源创效、挖潜节流,商品煤成本同比下降21.7%,充分展现了“守土有责”的决心。物资公司探索推行议价谈判创效,通过一次招标、二次议价及三次价格谈判等综合举措,降低采购价格,压缩采购成本,减少利润分流,最高议价降价达到8个百分点,通过议价谈判实现创效500万元。
“除去材料费和维修费,电费占原煤总成本的8%以上,其中排水电费占电费的34%左右。”岱庄煤矿副矿长杨万庆介绍,该矿在结合现场实际细化节点措施中,突出战线收缩和下组煤堵水两大重点。一方面根据生产实际,及时对相关巷道封闭,减少矿井供风量。一方面和职能部门签订下组煤堵水“军令状”,通过降低排水量降低电费。上半年,该矿电费同比节约400多万元,仅下组煤堵水就节约200多万元。
严格管控基本建设项目成本。该集团坚持“可不投的坚决不投,可投可不投的不投,可晚投的绝不早投”的原则,对基建投资、专项资金计划项目进行进一步梳理,从严控制固定资产投入,降低投资费用。他们层层签订项目建设责任书,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管控力度,对投资、安全、进度、质量等关键性指标,提出明确要求、责任到人,从严抓好节点考核,提高项目的成本等管控水平。他们按照“所有建设项目投资概算一律压减10%”的要求,对所有基建项目和改扩建工程进行再优化,确保全年压减投资1.2亿元以上。
上半年,淄矿集团煤炭产量同比增加230万吨,但总成本节约了2.13亿元,实现了成本的大幅下降,成为困难形势下保持盈利的最根本支撑。(弋永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