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0|回复: 0

【大众创新全员创效】济三矿开展“双创”活动侧记

发表于 2015-9-11 15:17: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创新掘开“效益泉”

——济三矿开展“大众创新全员创效”活动侧记

面对经济危机带来的困难和压力,济三矿围绕系统优化、流程再造、降本降耗等,将“大众创新全员创效”活动量化、细化、具体到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以全员创新引领管理创新、科技创新、岗位创新,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智慧、潜能和创造力,全面激发矿井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

管理创新提效能

“采煤工作面皮带机节能改造前,工作面四个电机驱动,需消耗电费140.68万元;改造后,根据工作面推进进度,依次停用电机,需消耗电费70.34万元,通过改造共节约电费70.34万元。”综采二区区长邢天海这样介绍道。

这仅仅是该矿“双创”活动一个“缩影”。在“双创”活动中,他们积极推进管理模式创新,加强组织领导,下发“双创”活动考核管理办法,明确矿井创新创效1.3亿元总目标,确立创新创效项目101项,内容包括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对外创新、群众性发明创新、劳模(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创新,逐一分解至每名班子成员、副总和各单位,每个项目明确措施、创效额、完成时限、责任单位部室以及考核方式,实现了全员参与、人人有责、稳步推进活动的进程。

为确保活动深入开展,强化过程推动,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定期召开协调推进会,及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协调解决存在问题。严格验收考核,根据创新创效项目实施情况,对验收完成的创新创效项目给予项目团队1000~5000元奖励;对实施不力或流于形式的给予通报,对责任领导、责任单位负责人分别罚款,对弄虚作假者,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年终将组织创新创效项目进行评比,评选出优秀项目团队、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有效的机制环境激励了职工发挥最大的潜能创新创效,该矿各单位职工在拿到“双创”任务后,纷纷“跃跃欲试”,力争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更高的创效额度。他们表示:“只要我们做好了每一个小的创效点,就可以连成向上增长的效益曲线。”

科技创新解难题

浮选工艺投入后,每年可多增加收入约3120万元;采用一台英格索兰高效C1000离心式空气压缩机替换原有低效率单机螺杆式空气压缩机,实现了节能提效目的……

该矿立足自身实际,以科技创新破解制约矿井发展的“瓶颈”,优化系统环节,推进绿色开采,推进减人提效,助推矿井持续健康发展。针对矿井混凝土喷射粉尘大、回弹料浪费多、喷射质量差等问题,该矿与山东威特立邦公司合作研制的新型推链式潮式混凝土喷射机,每年可节约砂浆材料费用约66万元,粉尘的浓度均明显降低,改善了职工的作业环境。针对电缆连接器容易进水、受潮、投入费用较高的情况,采煤工作面电缆接头改进原来的连接方式,采用对电缆接头热补的方式,减少了检修工作量,年可节约120余万元。

为解决刮板输送机运输物料粒度组成复杂、不均匀、易出现刮板拉斜难题,他们设计了刮板防拉斜保护,采用此装置后,生产故障率降低近40%,今年以来的材料费用比去年同期降低约10万元。目前,综掘迎头两帮的维护仍是临时支护盲区,易发生片帮事故,为解决这一现状,他们对综掘工作面巷帮临时支护进行改进,采用帮部前探梁临时支护后,每排帮部减少2根超前支护锚杆。以每月综掘进尺1800m、排距0.8m计算,节约左旋全螺纹锚杆4500根,CK2340锚固剂4500支,年节约78万元。

今年以来,他们表彰奖励了技术含量高、具有较高推广应用价值的51项技术革新、小改小革优秀成果,申报的《煤水分离装置》和《综合机械化掘进安全集控法》2项成果分别获得中国能源化学工会职工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和先进操作法三等奖。

打造创客工场

“随着胶轮车的升级与更新换代,造成一些高价值备件闲置。将这些备件改造整合到现有车辆上去,实施‘换骨技术’后,减少胶轮车配件费用,3套轮胎共节约材料购置费用约23万元。”职工朱令强高兴地说。“我矿现在还有其他闲置胶轮车轮胎,也可以采用此法进行改造,总节约材料费用约70万元。”

“创新无大小,创新受尊重。只要是体现了创新精神,突破了思维局限,引领岗位创新,我们都会给予尊重和鼓励。”这是济三矿党政班子对职工岗位创新工作的达成的共识。

他们把“合理化建议和小改小革”作为激发职工潜能、提高管理水平、提质降本增效的有效切入点,征集各类节支降耗创新创效合理化建议256项,对40项“金点子”给予表彰奖励。鼓励有创新、有创意、有激情的员工,自发组织兴趣创新创业团队、积极开展兼职创业,鼓励各种形式的“精英创业”、“大众创业”、“草根创业”,切实激发广大干部职工的创新活力,打造矿井内部“创客工场”。

张磊劳模工作室短短两年里,先后获得国家专利成果3项,正在申报国家级专利2项,共计节约各类材料费用600万元。边震劳模创新工作室完成各类创新项目30余项,七项成果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在张磊劳模创新工作室、边震劳模创新工作室、刁新文技能大师创新工作室、杨滨巾帼创新工作室4个创新工作室的基础上,他们成立“星火”等3个创业团队,聚焦以集团公司地面电工技术比武冠军赵明华、电焊工技师张国华、省管企业技术比武维修钳工第五名靳新生等为带头人的煤矿技术精英,充分发挥“火车头”的引领作用,推动矿井实现“星火”燎原的“大众创新、全员创效”目标。

“管路除锈机的改进应用”解决了供风、供水钢管的除锈难问题;“重介矸石排料系统的防堵改造”解决了排料管路易堵不易疏的难题;“皮带机胶带接头钉扣的涂塑保护处理”解决了胶带接头易锈易损的难题……一项项凝聚着职工智慧的革新成果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

创新没有休止符,创新永远在路上。在创新发展的实践进程中,广大职工充分发挥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求新求变求突破”等一系列理念的更新,成为矿井跨越发展的强大引擎。(李苏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