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2|回复: 0

从“鸡肋”员工蜕变“鸡翅”员工

发表于 2015-9-12 00:21: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任何一个企业,在其团队建设和管理中,都存在“鸡肋员工”。这里的“员工”是广义概念,包括管理层和一线员工。“鸡肋”是个比喻,说明这些员工的状态,和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特点类似。对管理者来说,发现这个问题并不是目的,目的是如何恰当定位这些问题,并在合适时候用合适方法去妥善处理解决,从而激发这些员工的积极性,让其产生最大的生产力。

“鸡肋”员工有许多种。但从管理高度概括,可以分成两种:一种叫愿力鸡肋型,也称思想型;一种叫能力鸡肋型,我们叫能力型。企业高级管理者都清楚,员工的效力决定于两个因素,员工的愿力和能力。愿力是员工内心世界对公司和工作的认同,积极状态及激情,占员工总效力的70%;能力是员工的技能和客观水平,占员工效力的30%。态度和愿力是合作的基础,有恃无恐或恃才自傲不认同团队的,是可以不考虑继续合作的。

细分情况“因人制宜”

第一类:自我评估过高,脱离能力实际型。这类员工工作热情很高,很有责任感,很努力,但自我评估太高,容易造成企业的损失。后果之一就是感觉公司给自己工资低,给自己职务低,容易定期情绪不平衡,心理不平衡。这类员工要以阶段性工作成果来考核。

第二类:机械学院型。这类员工知静而不知动,知上而不知下,按部就班,能力固定,态度固定,有压力就前进,没压力原地不动。对于这类员工一定要经常鼓励,而且要给予相对高的要求,让他感受到关注、监督,这样会取得最大的效益。

第三类:钻牛角尖型。这类员工极其倔强,工作努力、认真,一旦自己认准一个理,九头牛都拉不回。最好的药就是让他多出方案,同时尽可能按他方案执行,一定执行很好。

第四类:知识分子型。这类员工自尊心非常强,属于可杀不可辱的类型,思想工作最难搞通。他们都活在自己的逻辑和世界里,没有恶意,但很难沟通。最好的药,就是不过多干涉他,让他在社会和工作中碰壁,当他碰壁多了的时候,给予他最大的关心,这时候他会世事洞明了,懂得观察世界,反思自己的逻辑。

完善配套措施

有了具体的针对策略,企业管理者还要制定出一些配套措施。

首先是培训体系,培训体系要针对员工的愿力和能力,制定可行的计划并执行。

其次是考评体系,考评是手段,进步是目的,执行细节中,注意防止为了手段而手段,一定要搞好手段和目的的关系。

再次是晋升体系,晋升要有理有据,从“德、能、勤、绩、廉”方方面面出发,以业绩为主,形成公平的晋升流程。

(摘自《北京晨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