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旭公司众多的电话行销人员中,有一位叫侯景林的年轻人,他的综合能力、团队建设都做得非常优秀,各方面表现都非常出色,大家都认为他是讲师的合适人选。但当时他的某些条件不符合中旭公司讲师晋升的标准。
公司有明确量化的标准,电话行销顾问通过什么样的努力,达成什么的结果才可以晋升为公司讲师,但侯景林各方面条件都具备,离公司规定就差一点点。
在公司急需讲师人才的情况下,高层管理团队特别召开了一个会议,讨论是否应该破格提拔侯景林。
董事长认为:破格提拔也是对员工的一种奖励,只有为公司作出更多贡献、为公司创造业绩,符合条件的人获得破格提拔,这样才会鼓励更多员工成长,为公司创造价值,作出贡献。
而另一位董事认为:虽然侯景林各方面能力都非常符合公司讲师要求,晋升为讲师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利益,公司在短期内会有更多的回报。但是如果没有按照公司量化的制度去执行,破格提拔了一个人,其他员工会怎么想?难道一个人他具备一些天赋就可以被公司破格提拔吗?那岂不是在公司里面,任何有特殊能力的人、有专业特长的人都可以获得破格提拔?而那些通过自身认真努力的员工,反而没有机会或失去更多机会?
当时董事会进行了非常激烈的讨论,形成了两面派,一方主张一定要破格提拔侯景林,因为可以激励更多员工成长;另一方则严格按公司的规定行事。
在双方争执不下时,公司一位副总说:“我们不用再讨论了,我们只需要回答一个问题:在利益和原则面前,我们应该选择利益还是应该选择原则?只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应该知道提拔还是不提拔?”
我们都知道,如果一家公司要追求短期利益的话,应该提拔;但如果一家公司要追求持续增长、持续发展的话就应该制度化,坚守原则。公司高层们当时不约而同地作出了答案,坚守原则,不破格提拔侯景林。
这位副总接着讲道:“如果侯景林是一个优秀的员工,就应该对因为公司的决定而更有信心。因为任何一个可持续的公司,都是一家对制度、对原则尊重的公司,只有我们进行了制度化的管理,对所有人都按统一标准去要求,我们这家公司在未来才会变得更加强大。”
不出所料,在数月后侯景林通过他自己的努力,达到了公司晋升标准,成为一名授课讲师,而且在讲师行列中业绩非常优秀,名列第一。
作者:王笑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