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65|回复: 0

金岩石:会买的是孙子 会卖的是爸爸 会空仓的才是爷爷

发表于 2015-9-12 21:09: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金岩石:会买的是孙子 会卖的是爸爸 会空仓的才是爷爷】要明白长线投资绝非长期持有,“会买的是孙子,会卖的是爸爸,会空仓的才是爷爷”!尤其是在中国股市,这是一个刚刚完成转型的新兴市场,主流投资人还没有建立起价值投资的信仰,所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机构投资人群体。从价值投资的信仰看长线投资,是要在市场中长期等待机会,伺机而动,所以耐心要比信心更重要。

1.jpg
现价:3200.23 涨跌:2.34 涨幅:0.07% 总手:224557822 金额(万):25276946 换手率:0.00%
上证指数行情  领涨个股  大盘资金流向  股市直播  进入上证指数吧
领涨行业
    1、电子信息[/li]涨幅:2.61%[/li]上涨:131家[/li]下跌:17家[/li]领涨股:方正科技[/li]涨幅:10.03%[/li]
    2、仪器仪表[/li]涨幅:2.35%[/li]上涨:35家[/li]下跌:3家[/li]领涨股:自仪股份[/li]涨幅:9.99%[/li]
  耐心与信心既是孪生兄弟,又是欢喜冤家。在信心爆棚之时,多数人会急功近利,丧失耐心;而在信心崩溃之时,多数人会丧失耐心,更加急功近利,甚至幻想一步登天。
  如果沪指3500点有“国家队”死守的防线,牛市或将卷土重来!转瞬之间,沪指3500点已经成为中长期的“政策顶”。国家赔了现金,股民赔了信心,在一个“信心比黄金都重要”的市场中,耐心要比信心更重要!
  今年5月,“沪指万点不是梦”的歌声再次响起,我写道:“沪指万点不是梦,何时实现在梦中”,只是因为搜狐把这句话再次贴在了我的身上。虽然没有“沪指万点”的信心,却并未丧失对牛市下半场的期待。现在,股市投资人的信心就像扳过了头的弹簧一样,再想弹回去,已经力不从心了。此时,耐心的投资人应该如何操作呢?
  第一是要保持账户的流动性,投资人可以抢反弹,但绝不恋战。因为在反弹-下跌-再反弹的下降趋势中,耐心的投资人绝不抄底,因为底部只有在绝望之时才会形成。而管理层用心良苦,“利好政策”不断,让希望不断战胜绝望,结果却只能延缓绝望的到来。殊不知,“股市在绝望中落地”,在希望不断落空的时候,绝望才会创造长期投资机会。
  第二是要在耐心中恢复信心,以玩儿的心态参与股市,才能积小胜为大胜,逐渐恢复信心。此时,切不可因为赔钱而想大赌一把,谋求反败为胜。股市和赌场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就是:赌场中久赌必输,时间永远是你的敌人;股市中长线必胜,时间永远是你的朋友。
  第三是要明白长线投资绝非长期持有,“会买的是孙子,会卖的是爸爸,会空仓的才是爷爷”!尤其是在中国股市,这是一个刚刚完成转型的新兴市场,主流投资人还没有建立起价值投资的信仰,所以并没有形成真正的机构投资人群体。从价值投资的信仰看长线投资,是要在市场中长期等待机会,伺机而动,所以耐心要比信心更重要。
  耐心与信心既是孪生兄弟,又是欢喜冤家。在信心爆棚之时,多数人会急功近利,丧失耐心;而在信心崩溃之时,多数人会丧失耐心,更加急功近利,甚至幻想一步登天。索罗斯先生是一位成功的投资人,一生中不断试错,决定其传奇生涯的是四大战役,其中还包括一次惨败。所以他说,不要和投资市场讨论决策的对与错,关键是对的时候你赚了多少,错的时候你赔了多少。只要前者的收益远高于后者,你就是一个成功的投资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要潜心研究哲学,才能保持心理的平衡,面对无限的机会。
  股市中的超额收益,表面上似乎来源于人的超凡智慧,其实来源于人的失误,包括前人他人和本人的失误。由于投资人在市场中都会犯错误,股市中就不断累积了一种财富——“失误者剩余”。每一个人都是失误者,每一个人也都会受益于前人和他人的失误。所以行为金融学发现,股票价格的暴涨暴跌来源于人性的本能缺陷,人性难改,泡沫永存。股市暴跌时,场外人会幸灾乐祸,却往往并不知道是自曝愚蠢。现代社会是风险社会,风险社会的主流财富是风险财富,所以人生最大的风险就是不承担风险。
  暴涨暴跌之后的股市返璞归真,会有一段时间的平静。但股价的波动是永恒的,投资机会依然存在,人们可以失去对牛市的信心,却不可失去捕捉机会的耐心。尤其是在中国,股市的波动性较高,若不刻意追求一夕暴富,耐心投资人的财富机会就更多。此时更要坚持价值投资的信仰,耐心等待目标股票跌入低估值的价格区间,如巴菲特的拍档查理芒格一样,把投资机会的选择视为在棒球场上等待可以全垒打的“击球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