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6|回复: 7

[社会] 不判孙伟铭死刑是对生命的深层敬畏

发表于 2009-9-10 09:58: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成都中院一审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醉驾”造成4死1伤惨祸的孙伟铭死刑后,舆论哗然。四川高院二审,检方表示孙伟铭的主观心态属于间接故意,而不是直接故意,不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今天,四川高院公布判决结果,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这起车祸引起高度关注,除了人们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以外,这个以生命为代价的“醉驾案”,正在唤起全社会对生命的敬畏。

  一审判孙伟铭死刑,是为了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孙伟铭的交通肇事行为不但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且存在醉酒驾车、肇事逃逸和无证驾驶等恶劣情节,深深地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基于对肇事者与受害者及公共利益关系的总体把握,防止公共安全面临更大的威胁、遭受更大的危害,一审判决孙伟铭死刑,有“惩一儆百”的意义。从这点来说,判孙伟铭死刑,是为了表达对受害者和公众生命的敬畏。

  二审不判孙伟铭死刑,同样是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而且是更深层次的敬畏。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后,在遇难者悼念仪式上,放飞的气球是33个,敲响的丧钟是33声,悼念碑也是33块。其中包括了自杀的枪手赵承熙,虽然这名韩国人是凶手。校方认为,凶手本身也是受害者,因为他心理有问题,可惜没有及时得到社会、家庭的关心和救治,才导致悲剧的发生。

  孙伟铭生命意识淡漠终酿恶果,除了遇难者和亲属直接受损外,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这种行为潜在的利益受损者,从情理上讲,应该使用极刑严惩。但是,毕竟他没有主观恶意,不是故意剥夺他人的生命。所以,如果判处死刑立即执行,在量刑上偏重。法律是刚性的,我们也在不断地强调“依法办事”,如果民意认为需要修改法律,也应有一定的程序,而此前,情理是不能替代法律的。否则,最终可能损害真正的法治公正。

  而且,我们对禁止醉驾的惩处,从“底线”到“严重”这个区间,是否因为过于宽松,没有做到以预防为主,才姑息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我们的“生命教育”、“法律教育”与“公民教育”是否缺失或者不足,才会有那么多的人有醉驾行为?我们的“酒文化”是否扭曲,以至于有人将其凌驾于生命安全之上?还有,物伤其类,所有人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即便是有罪的生命。

  一次,不会游泳的苏格拉底趟水过河,不慎跌入深坑。一个正在河边钓鱼的人听到呼救,不但没有伸出援助之手,反而收起钓竿起身就走。后来多亏苏格拉底的学生及时赶到。不久,又有人也跌入深坑,大呼“救命”。苏格拉底和学生用一根长竹竿把那人救了上来,等发现正是那钓鱼人时,学生说:“如果知道落水的是他,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救他的。”但是苏格拉底平静地说:“不,救他,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钱钟书先生有一句诗也告诉我们:“此心忍死最堪哀”。孙伟铭正因为漠视他人的生命甚至自己的生命,才发生了这样的惨祸,不判孙伟铭死刑,正是表达了法律对生命更深层的敬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10:35:16 | 查看全部
苏格拉底平静地说:“不,救他,正是我们和他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12:02:34 | 查看全部
我不同意,人都又生的权利,而他剥夺了他人的权利,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才可以叫死者安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0 14:02:28 | 查看全部
以后就废除死刑吧,对生命敬畏,公安就下课吧,对人性敬畏,犯罪可以不制止了,他么也是生命,多好的东郭先生,呵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3:37:28 | 查看全部
死刑要看用在什么人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3:38:30 | 查看全部
醉酒驾车伤人法不容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3:41:31 | 查看全部
 孙伟铭的交通肇事行为不但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后果,而且存在醉酒驾车、肇事逃逸和无证驾驶等恶劣情节,深深地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希望法该睁开眼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5 13:43:27 | 查看全部
对生命的深层敬畏,就要有共同的思路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