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规定(试行)》,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遵照执行。这一《规定》昭示我们:干部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将成为新常态。笔者认为,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全面从严治党、从严管理干部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对促使干部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完善从严管理干部制度体系,解决为官不正、为官不为、为官乱为等问题,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长期以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党员干部管理中有一条“惯例”,那就是“能上不能下”,只要不犯事、不出事,哪怕是不干事,就可稳戴“帽子”、稳坐“位子”,根本不用担心被降级、免职。这就使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大错不犯小错不断,干好干差一个样,不仅影响了干部队伍活力,让干部任用落入“论资排辈”的窠臼,还导致在许多关键的岗位上,一些不思进取的庸才也能“稳坐钓鱼台”。此次中央出台《规定》,就是要让“降级”和“退格”形成机制、化作常态。要用好“能上能下”的指挥棒,在各级领导中强化“有为才能有位,在位必须有为”的理念,让不养“庸人”懒人”闲人”成为一种共识,推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用人导向和从政环境。
干部能“上下”,人才有活力,队伍才有战斗力。僵化的干部管理制度,固化了干部职业,硬化了晋升通道,影响了干部队伍的战斗力。只有“能上能下”,干部队伍才有竞争力;只有“能进能出”,人才才能得到充分任用。提倡干部“能上能下”,打通干部“上下”流动的阶梯,畅通干部“上下”交替的通道,建立正常“上下”的途径,用“明规则”界定“上下”的依据、明确“下”的情形、规范“上”的程序,公正选人“上下”,让“下”的干部“服气”、上”的干部“鼓气”。
毛泽东同志讲过,一个人为什么只能上升不能下降呢?我认为这种下降和调动,不论正确与否,都是有益处的,可以锻炼革命意志,可以调查研究新情况,增加有益的知识。落实“能上能下”规定,关键是解决“下”的问题,培养、提拔干部,各级党委、政府积累了较为成熟的丰富经验。
但是,对于政治上不守规矩、廉洁上不干净、工作上不作为、作风上不实在的领导干部进行“下”的组织调整和处理,过去几乎没有什么现成的经验。这次干部“能上能下”要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就需要更大的勇气、更科学的办法、更严格的落实力。
让能者“上”、庸者“下”成为常态,就要按照好干部“五条标准”选人用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把那些忠诚、干净、敢于担当的干部,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用起来,切实营造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激活干部队伍的生机活力,为改革事业揽才蓄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