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来,一些中央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指出,要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主人、亲人、老师的比喻,通俗易懂、意味深长,启发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应当真诚看待人民群众,真情对待人民群众,真正摆正和处理好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把群众当主人,就是要当好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让人民满意。是以群众为主人、做人民的公仆,还是以群众为子民、当官做老爷,是区别共产党干部与旧社会官吏的分水岭。古训道:民为邦本。社会主义中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各级干部的权力来自于人民。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各级干部必须以人民群众为主人,强化公仆意识,当人民群众的勤务员。但是,还有少数干部把人民赋予的职位和权力看作是凭自己的本事得来的,看作是上级领导恩赐的。这就颠倒了主仆关系,把“为人民服务”变成了“当官作老爷”,目无群众、欺上瞒下,高高在上、指手画脚。这种官僚主义现象恶化了干群关系,必须坚决纠正。只有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才是合格的干部、称职的公仆。
把群众当亲人,就是要在思想上亲近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行动上爱护群众,与群众同甘共苦、同呼吸共命运。有首歌曲唱得好:“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时刻牵挂群众、把人民群众当亲人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优良传统,是我们的事业不断攻坚克难、取得胜利的重要经验。亲人意识和感情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助推器,是促进干部转变作风、做好工作的催化剂。目前,仍有一些领导干部对群众的感情存在不真、不深的问题,对群众的所需所盼漠不关心,对群众的安危冷暖麻木不仁,对群众的呼声要求置若罔闻。这种嘴上有情、心中无情的干部,只会伤害群众的感情,损坏党的威信。干部对群众有没有亲人意识、亲人感情是否深厚,群众感受大不一样。只有密切联系群众,增强亲人意识,深化亲人感情,多到群众中走亲戚,才会与人民群众以心相见,心心相印。
把群众当老师,就是要认识人民的伟大力量,坚信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人民、依靠群众,问计于民、集中民智。回顾改革开放30年来的历程,从农村“大包干”到企业股份制改革,从非公经济的发展到大规模的群众自发性活动,这些伟大变革无一不是首先来自于基层群众,原创于基层群众,发端于基层群众。“实践是课堂,人民是老师。”许多难题到群众中去就能找到解决的办法,许多困惑到群众中去就会豁然开朗。只要我们善于从群众身上汲取营养,就能找到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钥匙。各级干部要带领群众发展进步,就必须放下架子,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就必须摒弃群众是愚民的思想,反对自以为是、故作清高,反对自作聪明、刚愎自用。如此,才能赢民心、聚民智、集民力,推动科学发展上水平。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只有把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老师,各级干部才能摆正位置、建功立业,从而不断推进民主、改善民生。(戴者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