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5|回复: 0

苦拼与感恩     爱拼才会赢

发表于 2015-9-14 22:54:5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苦拼与感恩 爱拼才会赢
——记熔炼工段副段长、青年技师王永华  
采访手记:比起熔炼工段副段长的称号,其实我更愿意称他为技师。一方面是这次采访中,他的言谈举止随处谈论着他引以为豪的一身技艺和积累的一些实战经验,另一方面是他这一路的摸爬滚打,也是围绕着不断学习储存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技能走到现在的。他曾先后获得省有色金属行业火法冶炼工大赛小组第一名、有色金属冶炼技师。用他充满斗志的话说:“我底子差,起步慢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得把步跨大一点。”而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时下青年技工的锐意进取和脚踏实地。
在磨砺中成长
谈起王永华的经历,用“千锤百炼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这句话形容一点也不为过。2000年,刚刚满18岁的他步入了豫光,在当时的三废厂当小工,那时对懵懂的他而言,一切都是未知数,迷茫不安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伴随着这位年轻人跌跌撞撞地走过了两年。
2002年到2006年,他先后辗转于熔炼一厂的底一工段和底二工段,从事富氧底吹系统工作。但当时身份仍是协议工的他对这个称号还是十分敏感的。可他深知即便如此,他唯一能做的而且必须要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养家糊口。当时人手紧缺,条件差,他有时常常会一个人包揽了从填料、打枪砖、换枪等活儿,有时忙的上蹿下跳,但乐在其中。或许正是这份从内心迸发出的朴实坚守,让他拥有了迈向下一步的宝贵财富,成为他不断突破自己的垫脚石。5年的立足岗位,使他积累了更多的工作经验,5年的勤学操作也练就了他一身过硬的技术水平以及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6月份,他在第一批协议工转正的“狂潮”中,脱颖而出,成为仅有10个名额中的一员。而从中凝练出来的脚踏实地的工作精神到现在仍是他不断鞭策自己,告诫他自己的动力源泉,这股源泉使他的道路越走越宽。2007年,工作经验、工作能力越来越强的他开始担任底二工段的班长,操作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更上一层楼。
              新起点新挑战
    2010年,豫光直炼系统扩建后期,王永华再次被抽调参与扩建和试产工作。但面对这些陌生的新技术、新设备,累积下来许多实战经验的他也忽然间无力可施,束手无策起来。这种不知所措,迫使他不得不自我加压,不断学习,完善自身技能,来应对眼前新的环境,新的工艺水平。   
渐渐地,他开始对液态高铅渣直接还原的生产工艺开始“熟络”起来,但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新的起点上,他开始了新的尝试。尝试的道路上充满艰辛和挑战,可8年多的实干同时也促就了他勇于创新,善于思考的能力
20106月,由于刚开始生产,氧化炉胃口较大,下料量大,处理量大,有时会造成下料口结渣快的现象。存留在他脑海中的有这样一个画面:由于物料波动大,造成下料口堵塞,铅高,生产处于不利局面,但当时氧化炉下料口四周环境密闭,又正值高温时期,班组成员叫苦连连,同时,班组内熟练掌握操作技能的员工少之又少。作为班长的他便亲自示范操作,亲自上阵,并最终指挥大家完成放铅工作,直到晚上10点多,生产正常,炉况稳定后,他才下班。
20136月,面对制约整个熔炼系统正常生产的老大难问题电收尘系统频繁积灰、堵塞的问题,他结合工段长不断研究琢磨,最后在电收尘入口增加爆破清灰装置,合理控制压差,在不影响生产的情况下,解决了这一直以来都严重困扰正常生产的这一难题。                             
 2013年底,还原炉直升烟道入口水冷套结渣频繁,给工人增加了劳动强度,为解决这一问题,他再次现场分析,认真琢磨,结合工段长和主管设备厂长制定出了一套“晃炉制度”,即每周一,每周四按期进行摇炉。这一举措较好地解决了此项问题,大大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
2014年初,面对前所未有的原料压力,又面对公司积压的三万余吨的铅泥不能大量使用的情况下,直炼厂在公司领导提出的使用铅膏搭配低品位金银杂矿进行底吹熔炼的新工艺路线的指示下开始进行铅膏实验。实验期间,王永华作为这次铅膏实验的主力,每天都会对每一炉炉况进行跟踪观察,不断地测渣温、渣线,并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渣含铅过高、沉铅率降低、烟尘率增加、下料口结渣量加大甚至下料口冒大烟等问题,在现场进行分析讨论,逐步探索解决。经过一个多月的探索实验,使得铅膏库存由13000t降至目前的8000t,金矿库存由3000t降至1423t,初步实现了公司进行该项实验的初衷,使该厂向着新工艺研发的道路迈出了更加坚实的一步。紧接着,他又带领班组成员通过多次分析调整碳、气使用量,控制下料量的试验,完成了冷却高铅渣块直接加入还原炉进行还原的工艺研究。进一步提升了熔炼系统对复杂原料的适用性,增加了熔炼系统产能,为保持豫光炼铅法的先进性再续新的篇章。
2015年,在生产厂对下料口加大、烟灰计量、尾吸系统进行技改的改造中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一员。
                      百花齐放春满园
采访期间,和熔炼工段其他人聊到王永华时,他们交集最多的认同点就是他能够人尽其才。翻看20154月份从停炉开炉,王永华手写的大修每日计划、人员安排及相关负责人就可以看出来,字里行间流露出的除了他的认真细致外就是他在对人员熟知的基础上,能够有效地对他们进行调配。而他之前历经的还原炉两次大修,一次项修,一次挖修所积攒下来的实战经验也是班组成员能够服从安排、心里有底的保证。
但他自己最得意的事情是,他曾带过熔炼工段的优秀班组,而现如今班组成员已有三个当上代班长,开始了各自的历练,构成了百花齐放春满的场景。对他们进行简单交谈时,他们也笑称王永华身上有一股拼劲,但爱拼才会赢,这也是王永华走到现在,所取得的成绩的有力法宝吧。
如今,他如愿以偿地被公司任命为熔炼工段副段长,这一路走来,也许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切的来之不易,而历经过酸甜苦辣后的他只剩激动的感言:“感谢豫光给我机会,让自己从一名协议工到正式工到班长到目前的副段长,是豫光让我敢有梦想,敢有幸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