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6|回复: 1

长篇科幻小说少?刘慈欣:作者面临的并非创作障碍

发表于 2015-9-16 00:25:4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长篇科幻小说少?刘慈欣:作者面临的并非创作障碍
刘婷
2015年09月15日07:50    来源:北京晨报    手机看新闻


  昨天,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在京举办媒体见面会。该书主编、《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姚海军,第73届雨果奖得主刘慈欣,著名科幻作家王晋康以及张冉、宝树为代表的中国科幻小说“后新生代”作家,就当下中国科幻创作的面貌等问题展开探讨。

  《2014中国最佳科幻作品》包含13篇中短篇作品,所选作品多为曾屡次获得银河奖等奖项的科幻作家2014年发表的新作。而刚刚颁奖的第26届银河奖中,最佳中篇奖张冉的《大饥之年》、宝树的《人人都爱查尔斯》,最佳短篇奖吴岩的《打印一个新地球》、桂公梓的《金陵十二区》、陈梓钧的《卡文迪许陷阱》以及最佳新人奖索何夫的《风暴之心》均收录其中。

  据出版方介绍,该书希望反映2014年科幻作品创作的集中成果,并且自今年开始,该社每年将选编一本中国科幻小说年度选集,由姚海军主编,以期对中国科幻创作每年一度的整体风貌进行勾绘和梳理。

  在刘慈欣获得雨果奖之后,中国科幻可谓最近舆论界的一个热词。然而对当下中国的科幻创作,姚海军表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2014年还是出现了一些好作品,但后备力量还是有些青黄不接。中国科幻的新生力量在这本书里有所体现,但还是规模有限。刘慈欣的《三体》是个突破口,可是突破口打开后,兵力有限无法扩大战果。因此,该书也是希望能有更多科幻作者出来,中国科幻能够可持续发展。”

  对于中国科幻优质长篇小说屈指可数的问题,刘慈欣说道,从短篇转向长篇创作,很多作者面临不是自身创作有障碍,而是能否出版以及很多作家不是专业作家,平时工作很忙等写作之外的现实问题。

  另据姚海军介绍,现在出现的一批“后新生代”80后年轻作家,主要有大学生,比如陈梓钧就是在读博士,还有一些是在高新技术公司工作的,在网络公司工作的。前些年没有科幻作家能仅仅靠版税生活,很多人是凭热爱,但时间长了,一些人就离开了创作领域。其实中国顶尖的科幻作家和美国顶尖的科幻作家相比水平并不差,但作家整体的规模相差比较大。美国科幻作家开大会,能有数千人参加,我们银河奖颁奖,五六百人参加,其中作家也就几十个人。


(责编:易潇、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9 06:55:2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