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72|回复: 0

魏海娟:追求“人水和谐”的青年专家

发表于 2015-9-17 21:06:1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年来,上海的水环境在不断改善,地处东海之滨的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水处理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这背后都与一名纤瘦、文静的新上海姑娘有着密切的关系。她就是北京工业大学市政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刚刚任职上海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副厂长的魏海娟。
  魏海娟2010年10月进入白龙港污水处理厂,进厂不久即迎来了工作中的第一次重大挑战:“污泥中温厌氧消化工程”调试。应用“中温厌氧消化”工艺,可有效节约能源和生产成本,提升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置能力。但该工艺在国内大规模应用,尚属首次。作为此次调试技术负责人,魏海娟随即组织攻关小组,提前介入工程,与项目建设无缝衔接,确保了上海市污泥处理处置阶段性战略目标的顺利完成。2013年3月,白龙港污水处理厂80万吨扩建二期工程调试,魏海娟再挑重担,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项目调试工作。使污水处理后的出水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一级B的出水指标,为上海市提前一年完成减排目标立下了汗马功劳。为此,魏海娟先后被评为2013-2014年度全国“讲理想、比贡献”活动创新标兵、上海市重大工程立功竞赛优秀建设者、上海城投巾帼示范岗先进个人,她所带领的技术团队被授予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过去的污水处理厂,生产运行主要靠老师傅的经验。而科班出生的魏海娟进厂后,改变了这一局面。她严格按照国家环保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运行和考核技术规程”要求,优化管理方式,建立了以中央控制室为主的调度指令下达模式,形成了对异常曲线和数据分析的“拐点分析”制度,成为行业的特色成果,有力地保障了白龙港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魏海娟自工作以来,主持和参与完成了10余项科研项目,获得专利3项,撰写了多篇专业技术论文。比如,通过对白龙港污水和污泥性质及厌氧消化特点的研究,提出了启用初沉池,产生初沉污泥替换设计中的化学污泥进行厌氧消化,提高了消化工艺的处理效能和产沼气能力;为破解污泥杂质影响消化运行难题,她开展了“污泥杂质分离实验研究”,并在该研究成果上又进行了“初沉污泥杂质分离示范工程研究”。为全面提升行业内职工技能水平,她还主持编写了《污泥处理工》培训教材及题库中污泥厌氧消化部分,填补了污泥处理职业技能等级工培训及鉴定方面的空白。
  在魏海娟和同事们的不懈努力下,白龙港污水处理厂在“十二五”期间,年平均处理水量达7.9亿m3,占上海全市污水量的1/3多,年COD削减量达19万吨,有效保障了中心城区的水环境安全稳定运行,确保了苏州河、黄浦江流域的综合治理成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魏海娟,正在为追求“人水和谐”而努力,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忻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