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83|回复: 2

“希望东风更加美好兴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

发表于 2009-9-12 17:31:1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东风汽车报】2009年09月07日报道

□记者刘雪芳邓金龙李思蕾沈知龙/文记者徐新元刘鸿飞吴杨/摄影
     
     2009年9月,共和国的东风即将迎来建设四十周年庆典。当此盛时,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来到东风视察。

     作为东风事业的开创者之一,9月2日至9月5日,王兆国携夫人高秀芝,在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全国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李连宁等领导陪同下,先后视察了东风公司武汉基地和十堰基地,深入工厂、车间,探望老同志,看望劳模和一线工人,对东风事业寄予殷殷嘱托和鞭策,为东风人带来了亲切的关怀和鼓舞。

     在医院,王兆国深情探望东风元老黄正夏

     9月2日清晨七点,在湖北省人民医院,病榻上的东风元老黄正夏艰难地睁开眼睛,家人告诉他:“你一直说你是东风人,昨天晚上东风人都在陪着你,今天你最想见到的人就要来了。”老人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上午7时许,刚下火车的王兆国一行就在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常委张昌尔,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等领导陪同下赶赴湖北省人民医院。东风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徐平,公司党委常委、总经理助理周强等早已迎候在医院门口。

     7点20分,王兆国一行来到黄正夏老人的病床前,王兆国俯下身来,亲切地说:“我来看您啦!”之前一直很虚弱的黄老此时睁大眼睛,双眼焕发出神采。

     王兆国轻抚着老人的病榻说:“前几天我给你写信,知道你一直关心电动车、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你放心,这项工作目前从中央到汽车行业都非常重视,新能源汽车进展得很好。对于电动车存在的锂电池纳米技术、质子交换膜和生产工艺三个问题,最近都进展得很好。”

     王兆国凑近老人感慨地说:“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你发挥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啊!”王兆国对随行人员介绍道,黄老是中国汽车行业考虑电动车最早、最执着的一个人。许多老东风人都非常关心新能源汽车,在新能源领域中国汽车千万不能落后了。说完,王兆国手抚病床,深情凝望病榻上的黄老。

     7点30分,在与黄正夏家人、随行人员短暂交谈后,王兆国一行离开病房。在医院的大楼前,王兆国与医护人员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王兆国饱含深情地说:“我在二汽时就有这个传统,在最好的医院、由最好的医生、配备最好的医疗条件来医治这些有着突出贡献的人。谢谢你们!”

王兆国试驾东风风神S30
     王兆国在神龙公司视察
     
     在东风乘用车公司,王兆国反复叮嘱:“融合多方优势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

     随后,王兆国一行驱车前往他十分牵挂的东风乘用车公司。

     9时20分,车队驶入工厂大门,东风乘用车公司的领导和员工早已迎候在总装车间门口。王兆国微笑着走下车,与东风公司副总经理、东风乘用车公司总经理李绍烛亲切握手,向员工们挥手致意。

     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省委常委、武汉市委书记杨松,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公司领导徐平、李绍烛、周强、叶惠成陪同参观。

     走进明亮而忙碌的车间,李绍烛向王兆国介绍了东风乘用车公司建设发展情况。

     井然有序的生产线,勾起了王兆国对东风改革发展的回忆。他说:“当年江泽民总书记让吴邦国副总理关注东风与日产的合资项目。合资是正确的,现在东风发展得很好,引进、消化、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融合多方优势打造我们自己的品牌!”

     徐平说:“1999年江总书记视察东风,为东风带来了改革发展的新动力。”

     走到内饰线前,李绍烛介绍说:“左边是内饰一线,右边是内饰二线。这个车间所有的设备都是国产的,车间长210米,宽110米。”听到是东风自己制造的设备,王兆国非常高兴,他走到内饰一线T23L工位前停下来。“这条线就是专用设备厂生产安装的。”徐平说。

     “二汽的建设大而全面,机械设备、刀具、磨具都可以自己制造,所以现在才可以做很多装备。”王兆国的言语中透露出作为老东风人的自豪。

     “现在还有模具厂吗?”王兆国关心地问道。“有啊,这个车全都是我们自己开的模具。”徐平回答。王兆国一一细数自己记忆中二汽的各个专业厂:“25厂是模具厂,23厂是刀具厂,22厂是设备制造厂,21厂是设备修造厂。”

     “这个车排量是多少?”陪同视察的罗清泉问。

     “1.6升,是小排量。”徐平回答。

     “在国家的政策范围内。”李绍烛说。

     “国家出台汽车产业振兴政策,对他们非常有利。”杨松说。

     王兆国满意地笑了。他说:“我们看,为什么现在全世界汽车都出了问题,但是中国汽车成了拉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因素?一是政策好;二是小排量,低价格,面向广大群众。”

     王兆国紧接着问:“东风的自主创新怎么样?”

     徐平自信地回答:“自主创新方面我们的专利数在行业排第一位。”王兆国点头表示肯定。

     在总装车间东风风神S30展车区,王兆国饶有兴致地问:“这车可以开吗?”“可以啊。”徐平热情地说。“开车转一圈可以吗?”“可以!”徐平高兴地答道。

     在罗清泉的陪同下,王兆国驾驶着一辆丝绸银色东风风神S30驶出总装车间,在试车场试驾一圈后,平稳地停在了展车区。他刚刚走下车,现场就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一路上我们都在评价,这个车很好!”王兆国说。现场响起一阵欢笑声。

     李绍烛向王兆国赠送东风风神S30车模。拿着车模,王兆国回忆起了多年前去德国一家汽车公司参观时,对方赠送车模的情景。他说:“过去是别人卖给我们车送我们车模,今天我们拿着的是自己的车模啦。”他高兴地握着李绍烛的手说“谢谢你们!”

     王兆国边走边嘱咐道:“一定要创新,企业发展就是要产品创新,产品创新还要靠科技创新、技术创新。”

     在总装车间1号门口,王兆国高兴地与迎候在此的员工一一握手并合影留念。

     “你们的工资福利好不好?”合影过后,王兆国关切地问大家。“挺好的!”员工们响亮地答道。

     “这几年东风发展得特别好,东风老基地巩固发展、新基地开拓发展、新产品创新发展,建设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生产线,东风的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得益于汽车行业的开放。”王兆国说:“来的路上看到了你们的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这说明你们是很有眼光的。同时,东风狠抓企业管理,是全国班组管理的先进典型。这非常重要,因为生产最关键是人,只有职工队伍素质提升了,才能在国内、在世界上具有强大的竞争力。看了你们这里,我非常高兴。”王兆国的脸上带着满意的笑容。现场再一次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神龙公司,王兆国亲切地说:“我们都是二汽人。”

     上午10时,王兆国一行来到神龙公司。在神龙武汉一厂总装S2线门口迎候的员工队伍中,王兆国与劳模黄华、杨祉刚久久地握手。神龙公司党委书记康理说:“首长,您这是第三次来到我们公司,您的到来让我们的员工备受鼓舞,非常激动。”

     走进车间,王兆国深有感慨地回忆起中国轿车工业的开端。他说:“那是1987年夏天在北戴河,国务院召开座谈会,讨论轿车工业的发展,二汽也去参加了汇报,会议是副总理姚依林主持的,国务院领导非常重视。”

     “神龙公司作为中外合资企业,非常注重运用‘中国优势’,把党群工作融入生产经营和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工会组织和共青团组织的积极作用。”听到康理的介绍,王兆国停下脚步,对陪同的法方专家、神龙公司副总经理毕高诚说:“我想问问你,与东风合资合作以后,你对党组织、共青团组织和工会的作用是怎么看的?”

     通过翻译,毕高诚回答说:“这些组织在我们的生产经营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我之前是神龙武汉第一工厂的厂长,在工作中和书记有过很多沟通,在改善工厂文化、统一员工思想等各个方面都有过交流,也更促进了我们的紧密合作!”

     王兆国听后高兴地喊过东风公司工会主席叶惠成,对毕高诚说道:“我们中国的工会和法国、美国的都不一样!我们的工会是促进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保障员工权益的工会。你放心,绝对不会是对抗性的!”

     毕高诚立即表示:“我放心,这是我们很大的‘中国优势’。”听到“中国优势”从法方代表口中坚定地表达出来,王兆国和在场人员都愉快地笑了。

     康理继续介绍说:“首长,我们最近正在组织广大员工立足岗位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员工们的热情很高。通过技能比武和劳动竞赛等一系列的活动,激发了员工的热情和活力。”

     王兆国肯定地说:“要想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改善劳动环境,通过发挥员工们的聪明才智,把大家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岗位上搞技术创新,这将对企业的发展产生极大的贡献。”

     洁净的车间,顺畅的物流,井然有序的生产线———看到这一切,王兆国深有感触地说:“看看现在的各个工位,零件摆放多规范啊!记得过去最早的汽车厂,工位前的零部件,每天都堆得满满的。并且,发动机、车桥都要通过火车运到总装厂进行装配。而现在全是电脑控制,生产线柔性化程度高,前后线生产的车型都有所不同,技术与管理的确是飞速进步!”

     在泛着耀眼金属光泽的神龙公司展车前,王兆国一行对东风标致307、东风雪铁龙C5等车型的亮丽外观赞叹有加。

     王兆国说:“现在中国汽车的生产能力很大,去年全年达到1500万辆的总产能。在如此激烈的竞争中,关键就要看谁的质量好、价格低、外形好,售后服务好,你们这里还是很不错的。”

     此时,康理将一本影集送给王兆国,里面珍藏着王兆国之前两次到神龙公司视察的照片。王兆国激动地翻开影集,说:“我印象非常深刻,第一次来的时候你们还在建设,第二次是2000年。”王兆国与夫人一同欣赏,亲切地说:“我们都是二汽人。”

     毕高诚将一辆东风雪铁龙世嘉三厢的车模送给王兆国。王兆国说:“谢谢你送我这么漂亮的汽车,祝愿你们兴旺发达。”

     10时30分,王兆国离开神龙公司,驱车前往东风公司总部。

     在公司总部,王兆国高兴地说:“我对东风改革开放的道路,对东风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开心,表示热烈的祝贺。”

     抵达东风总部后,王兆国一行首先来到东风产品展示厅。

     在展厅一楼正中的东风标徽前,王兆国驻足凝视。他说:“这个标徽现在越看越好。记得当时饶斌、黄正夏、孟少农都为此动了不少脑筋,后来通过‘二汽报’征集了很多方案,最终选定了这个。”带着浓浓的东风情思,王兆国一一参观了东风“猛士”、商用车系列、微车系列、合资品牌乘用车和自主品牌车。

     走出展厅大门,傲然屹立的东风总部大楼映入眼帘,王兆国手指大楼说:“这个造型很有意义啊,一飞冲天!”

     在公司总部,王兆国与夫人,以及随行人员与公司领导徐平、刘章民、李绍烛、童东城、范仲、欧阳洁、朱福寿、马良杰、周强、叶惠成、蔡玮等合影留念。

     在总部办公楼门前,机关人员用热烈的掌声迎接王兆国一行。在总部多功能厅,王兆国听取了公司领导的汇报。徐平汇报了东风事业布局、产销增长、人力资源、研发实力、管理体制和企业制度、投入与产出、员工生活、上半年经营状况等方面的情况。

     听完汇报,王兆国感慨万分。他说:“我在二汽工作了14年,头三年在一汽底盘厂参与包建二汽办公室的工作,在湖北十堰生活了整整11年。我对东风、对汽车行业都有着深厚的感情。我从学校步入社会首先接触的就是二汽,这段创业的历史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把青春年华都奉献给了这段岁月,那种大干工作、忘我投入的状态和精神我至今非常怀念。”

     “40年,弹指一挥间,变化巨大。十堰从四十年前百户人家的一个小镇成为一个现代化的汽车城,东风作为汽车行业的排头兵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当时的二汽老领导、老一代汽车人,带领一批年轻人一同奋战,场面非常壮观。那时候建设二汽的过程是艰苦的,道路是曲折的。现在,东风公司在合资合作的基础上,努力实现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生产出东风风神自主品牌乘用车,这是东风几代人的梦想。”

     “东风引进外资、合资合作的道路是非常正确的,在这条路上再实现创新、发展自主品牌,发展得非常快。所以,我对东风改革开放的道路,对东风自主创新取得的成果感到非常开心,表示热烈的祝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17:31:50 | 查看全部
“希望东风更加美好兴旺”







     王兆国与公司劳模代表合影
     王兆国看望曾经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
      
     “我一到这里就不禁深深怀念老领导、老同事,想起老同志们为二汽所做的突出贡献。那时候没吃没住,大家却没有怨言,共同奋斗。现在,东风事业不断注入了新的活力,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老一代的精神不能忘记。”

     “汽车行业目前竞争非常激烈,有人估算全国汽车年产能1500万辆,这个产能是非常饱和的。所以势必存在优胜劣汰。从市场对企业的要求来看,需要出色的产品设计、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装备,需要科技创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和技术,我看你们都做到了。除此以外,做好国内市场是本事,但更要面向世界,融入国际竞争,在国际市场上占据相当的份额,这应是我们更高的追求,那是中国汽车人的骄傲。”

     “祝愿东风为中国汽车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东风事业更加兴旺。代我向老领导、老同事转达我的问候。”

     在车城十堰,在东风渝安,王兆国特别关注老基地里的新事业

    9月4日,车城十堰晴空万里。经过汉十高速,王兆国一行从武汉抵达十堰。湖北省委常委张昌尔,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任周坚卫,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陪同视察。

     下午15时50分,王兆国的车队驶入东风渝安车辆有限公司。与东风公司领导徐平、周强、叶惠成、孙长海,十堰市领导陈天会、张嗣义一一握手后,王兆国阔步走进东风渝安总装车间。

     徐平介绍说:“这是东风与民营企业的一次成功合作,结合东风可靠的品质保证、多年的造车经验与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发展起来的微车事业。”

     王兆国对陪同的东风渝安总经理张兴海说:“汽车的技术含量很高,与你过去做摩托车大不一样。在产品方面,你要往上发展,而东风也需要向下延伸,这种结合是双赢的。”

     张兴海说:“我们现在在行业排名第三,所有的零部件都是国内生产的。”

     在一辆东风小康K17车前,王兆国问:“这辆车卖多少钱?”张兴海回答说:“2万6至2万8千元。”王兆国随即拉开车门坐进驾驶室内,发动了汽车。“不错,轻型车就是要低价格、高质量,这样就会受农民朋友的欢迎。”王兆国称赞道。王兆国手指着生产线上的东风小康说:“王宝强做广告的就是这个车?”张兴海说:“是的。我们的广告也本着贴近农民朋友的原则。”走过总装车间和检车线,对于东风这项贴近市场、贴近农民的新兴事业,王兆国的脸上始终洋溢着亲切而欣慰的笑容。“2万6千,你这个价格农民应该是非常欢迎的,能把成本控制在这个水平,不简单啊!”王兆国强调:“你们抓到了当前服务农民、支持农民的政策方向。质量高、价格好,这很好。要做就要做得更出色,要尽快占领市场,做强做大,要把售后服务尽快深入下去。”在东风渝安宽敞的厂区内,徐平说:“这里是我们过去大集体的厂房,改造利用的。现在渝安的第二工厂正在十堰市政府的支持下很好地建设。”

     王兆国欣喜地说:“老厂房利用起来了,盘活存量资产,这是个不错的做法。”王兆国提出要去在建的东风渝安十堰新工厂察看。

     16时10分,王兆国一行来到了东风渝安占地600多亩的十堰新基地。听完张兴海对新基地的介绍,王兆国感慨地说:“等这个20万辆的扩能项目今年年底落成,明年就是30万辆的微车产能。这是多少东风老职工的心愿!”

     王兆国对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说:“我以前常常在想,十堰这个山区要怎样发展。现在看到这么一大片在建的工地,确实感到很不容易。这得益于省领导的指导,没有开山造地,就没有十堰现在的发展。”

     16时30分,王兆国乘车视察了东风大道———许白路轴线上的商用车新基地。

     在工厂,在车间,王兆国与老同事共忆艰难创业历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2 17:32:14 | 查看全部
一个原本寻常的周末,东风车桥人将一直铭记。
     9月5日8时40分,在徐平、童东城、欧阳洁、周强、叶惠成,十堰市委书记陈天会等陪同下,王兆国来到他曾经工作过的东风德纳车桥十堰工厂民一车间。王兆国说:“我在这里当过工艺员,开过大立车,在这个厂里住过芦席棚。”王兆国还饶有兴致地走到一台后桥桥壳前,用手比划着对随行人员介绍说:“当时产品加工完了,我们就从这里往上一卡,用大立车吊起来。”白驹过隙,记忆深处的老镜头亲切而深刻。走在厂区马路上,王兆国手指着工厂更深处说:“齿轮和热处理车间都还在里面。这里的热处理工艺一直是很不错的,那时候生产的齿轮在二汽是最好的!”王兆国满怀激动地走向工厂里的“奔牛”雕塑,在那里,五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正在等候他。王兆国快步走去,一一握着这些曾经“并肩作战”的老同事们的手,亲切地喊出他们的名字。

     “朱师傅可是我的师傅,我的班长,开大立车就是您教的。”王兆国久久握住退休职工朱豪文的手。朱豪文说:“文化方面你可是我的老师。”

     “您可能不记得我了!”退休职工林淑娥为了这次见面,特地穿了一套颇为正式的衣服。王兆国握着她的手说:“当然记得!您是浙江温州人!你们家老张当年可是才子,戴着一个很大的近视眼镜,文章和字都写得很好。”林淑娥激动不已,连连点头:“老张中风来不了,我代他来看您,谢谢您还记得我!”

     “这些全都是我的老师傅!”王兆国对随行人员介绍说。

     此时,几位老“战友”拿出预先准备好的画册《东风车桥厂———王兆国同志曾经工作过的地方》送给他。翻看画册,王兆国与大家共话往事:“记得我们当时住芦席棚就是在这茅箭河边,连食堂也是芦席棚的。看到这些我感触很多,一个芦席棚、干打垒的山沟建起了一座现代化的汽车城,这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

     上午9时30分,王兆国来到东风专用汽车公司标厢部焊接车间。王兆国深情地回忆说:“1972年的时候,连这个厂房都是干打垒的。后来要安装800吨的冲压机,干打垒不够结实,才盖起了房子。”徐平说:“现在800吨的冲压机已经淘汰,这里目前有两台2000吨的冲压设备。”

     当王兆国一行走出车间,专用汽车公司办公楼前迎候的员工们热烈地鼓起掌来。王兆国走上前去握住老厂长李长辉的手说:“你当厂长的时候,我是这里的第一书记,一直很想念您!”

     在这里,王兆国见到了他此行反复讲述的铁人式的英雄黄振清的一对儿女。王兆国再次深情地讲述道:“黄振清是冲压车间的指导员,28岁去世。因为干活干得太辛苦,日夜咳血,却从没有停止过工作。”王兆国鼓励黄振清的儿女说:“好好努力,向你父亲学习,学习他的铁人精神!”

     在王兆国曾经居住过的职工宿舍区,大家争先恐后地与王兆国握手,不少老同事更是激动地拥到他的面前向他问好,一些老邻居惊喜不已,亲热地挽过高秀芝的胳膊。上午10时,王兆国来到东风商用车总装配厂,亲自为新改建的总装三线落成投产剪彩,并登上由著名劳模王涛驾驶的东风天龙,开下生产线。沿着总装三线视察,王兆国回忆说:“最早这里有一条火车道,发动机、底盘和一些总成都是通过火车运送过来,这在那时候大家觉得很先进了。现在看到这条新线,变化真的很大!”

     在王涛班,王兆国与身披绶带的王涛、戴宗晴、黄华等劳模一一握手。王兆国说:“激发员工的创新热情是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员工10元、20元的小改善都能为工厂创造出很大的效益。员工在岗位上的小改小革非常实用。”

     在商用车总装配厂,王兆国一一参观了在此展示的东风三代卡车。在东风天龙前,王兆国手抚东风“风神”徽标,再次回顾起这个标识的来历:“AELOUS是孟少农起的,他的英语很好。”王兆国说。“这是东风的纯电动客车。”在“东风天翼”前,徐平介绍说。“价格是多少?”王兆国问。“70至80万元。”徐平回答。王兆国点头叮嘱道:“新能源汽车前景很好,要抓住机会发展好。”

     临行时,王兆国对欢送他的干部职工说:“希望你们把东风建设得更加美好兴旺!”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随后,王兆国又兴致勃勃地来到商用车公司发动机厂,视察了dCi11发动机生产阵地。

     在车城宾馆,在公司干休所,王兆国与东风老领导、老团干共话激情岁月

     在车城宾馆八角厅,王兆国与李惠民、吴锦桃、高明祥等十多名东风老领导亲切座谈。

     满头华发的老人们打开话匣子,回忆起二汽选址、建设的往事,精神矍铄;住芦席棚喝咸菜汤的艰苦岁月,已付笑谈;提起那些献身东风事业早逝的“战友”,他们怀念不已……

     王兆国说:“我非常想念你们这些老领导、老同事,也非常想念十堰,没有想到过去艰苦的山沟沟,如今建设得这么好!今天来到这里见到大家,我实在太高兴了。”

     下午15时10分,王兆国首先来到干休所昆山的家中。“您好!我来看您了!江泽民同志在北京经常向我问起您,问您身体好!二汽现在发展很好,这与老一辈的功劳分不开。”王兆国坐在96岁的昆山老人身旁问候他。老人沉思良久说道:“二汽的发展很不容易,全靠党的领导和群众的力量。二汽还建设了新的基地,发展很好!”王兆国由衷地赞叹老人清晰的思维。

     “我要活到118岁!”昆山老人用手比划着说。王兆国愉快地笑了起来:“现在科技发达,医疗水平好,祝愿您健康长寿。”随后,在干休所会议室,王兆国与袁文清、乔守恩、周丽霞、王淑华、李彦杰等老同志拉起了家常。王兆国说:”我就像一台存储器,到了这个地方,所有的记忆一下就被激活了!“他回忆起曾经的岁月,记忆犹新。

     16时30分,车城宾馆八角厅里一片欢声笑语。王兆国在这里与17名东风老团干亲切座谈,与老团干们共同回顾一同走过的岁月。王兆国深情地说:“我一直特别想和你们聊聊这些最普通的小事和故事。我每次到武汉、到东风,感情都非常特别,坐车经过十堰心情也会非常激动。你们要健康愉快地生活。”现场,老团干们一起唱起了《革命人永远是年轻》,仿佛回到了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