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日子开头
作为“小额借款”的试点县,涉县整个工会系统快速运转起来。
摸底排查出了这样的情况:全县困难职工共1056人。
再经逐一统计调查,有脱贫愿望的职工592人,其中困难职工本人有创业能力的388人,因身体原因无能力创业但其配偶或子女要求脱贫创业的有204人。
有经商意向的436人。在所有经商意向中,有40%的人有针对性经商意向,电脑维修店、服装店、水果店、鲜奶店、五金店、烟酒店、美容店等。剩下60%有经商意向的人脱贫愿望多为无针对性的小型门市和工商摊点。
有养殖意向的121人。在所有养殖意向人员中,已有初步规模的有近30%,连续两年盈利且想扩大生产规模的有15%,有场地无技术、有技术无场地的人员有近40%。
有种植意向的31人。其中种植中药材的比例较高,剩下的大多为种植核桃、花椒、棉花等作物。
有土建意向的4人。主要包括从事装潢、建材,承包工程、开办石料厂等。
李广军属于有经商意向的困难职工群体。他预感,他家的好日子马上就要开始了。
“贵人”担保
“困难职工好不容易萌发了创业梦,作为‘娘家人’,工会不能轻易让它破灭。”涉县县委副书记、县总工会主席路铭表示。
大众创业,资金是短板。困难职工创业更是如此。但把钱借给本就困难的人,面临着诸多风险。工会的钱从根儿上说,是工人的血汗钱哪!
“申请借款的人很多,但我们要保证借出去后对创业人切实有帮助,同时,创业人还得符合必要条件。”涉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张昌明说。
对于申请,工会都要实地考察,对认为发展前景好、资金可起到作用的再考虑是否借款。“借款以无息借款方式投放,申请人取得借款后,必须按期归还借款。”
按照规定,申请小额借款需提供非本人以外的两名以上财政全额拨款人员进行担保。李广军思前想后,亲戚、朋友,能想到的,全都捋了一遍,没有一个这样的“贵人”。
就在他认为申请无望的时候,涉县总工会主任科员付政国、办公室主任江瑜主动上门,“我们可以为你担保。”
确保善事办好,涉县很努力。
因为借款需要担保人。涉县的县直机关的干部,不少人有了另外一个身份——担保人。
涉县人口计生局干部周玉珑就在考虑为困难职工王正兵提供担保。
5万元虽然不多,但毕竟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周玉珑实地察看了王正兵的烟花爆竹门市,最终成了王正兵的担保人。
希冀在孕育
5万元无息小额借款顺利到手,多购了些原材料。以前听多了就烦的叮当声,现在在李广军耳朵里,越来越好听。
费了一周的时间,李广军使劲儿琢磨,怎么对工会表示感谢。但最终,他也没琢磨出什么好主意。
“感谢工会实施小额借款项目,使我有了启动资金,我的创业梦才得以实现。”李广军亲手写了一封信,并把一面绣着“心系职工,敬业爱民”的锦旗,一并寄往了河北省总工会。
和李广军一样,涉县的不少困难职工正在开始新生活,向贫困说“拜拜”。
工会的小额借款,让在涉县万家乐超市打工的王娟、赵明霞、张彦菊、杜美凤4名困难职工走到了一起。
万家乐超市井店镇分店大厅有500平方米。这是她们姐妹4个自己的店。开设这样一个分店,需要交纳20万元经营保证金。而这20万元的经营保证金,正是通过工会小额借款实现的。
“我们有了属于自己的超市。”四姐妹很是兴奋,她们预计自己的店开业后每日营业额应在1万元左右。除去各种费用与超市的利润分成,她们每人每年能挣到4.7万元。
因病致贫已成为现今产业工人家境困难的最主要原因。
赵秋良本人患有腰椎病,常年需药物维持。妻子有残疾。靠着涉县工会的小额借款,赵秋良扩大了中草药射干的种植面积。
射干的花海让赵秋良着迷。他经常在地头嗅着花香,静静地远望。
那成片的花海,正孕育着一个困难职工对未来的希冀与向往。(记者 李昱霖 中工网通讯员 夏国龙 高会坡)
(来源: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