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57|回复: 1

安全,不能有知识无意识

发表于 2015-9-21 22:37:0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公共安全意识淡薄,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是文明素质问题。因此,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当火灾来临时,该如何逃生?当地震袭来时,该如何自救?当爆炸发生时,又该怎样有效降低遭受伤害的几率?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不难找,在网络上随便一搜索都能找到很多,有不少微博、微信公众号时不时就有诸如“火灾中你必须知道的逃命守则”之类的文章。
  这些年,随着信息社会的高速发展,公众所能接触到的安全知识越来越多。然而,频繁发生的灾难,以及在灾难中由于缺乏安全知识造成的次生伤害,却清楚地告诉我们,面对突如其来的事件或者灾害,大多数人是手足无措的,海量信息并没有发挥相应的作用。可见,知识是一回事,意识是另一回事,安全意识缺失,单靠知识是难以弥补的。
  在我们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安全从来没有得到应有重视,即使偶尔组织几次防灾逃生演练,也是嘻嘻哈哈地敷衍塞责。对学习安全知识的敷衍,实质是安全意识的淡薄。因此,增强公共安全意识,既重要又必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树立安全意识比掌握安全知识更为紧迫。
  “每一次的事故和灾难,都应该成为一次公共应急处理和避险知识的普及课。”每一次灾难来临,我们大多把目光放在了救人和追责上,却很少有人认真想一想,如何才能有效地增强公众的逃生技能,减少在灾害事故中的生命和财产损失?更没有几个人真正受到触动并思考,如何增强公共安全意识从而避免或减少灾难的发生。
  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匮乏,更体现在对危及自身和他人安全行为的熟视无睹上。比如人人都知道过马路闯红灯非常危险,但依旧照闯不误;每个人都知道加油站不允许打手机,但就有人在加油机旁大煲电话粥;大家都知道在乘坐自动扶梯时要照顾好小朋友,但就有人疏忽大意导致悲剧发生。
  这些场合安全意识的缺失,不仅暴露出管理存在的问题,也折射出公民素质问题。严格的规则意识与严明的秩序观念,能够帮助我们尽可能地预防安全事件发生,或者尽量减少自身及他人所遭受的人身伤害。事实上,在许多安全事故中,人为因素往往都是最主要的因素。
  因此,公共安全意识淡薄,是发展阶段的问题,也是文明素质问题,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教育刻不容缓。作为文明素质的一部分,安全教育应当引起空前重视,切实进学校、进家庭、进社区,进入人们学习工作生活的每一个环节,让人们意识到,现代社会必须更加珍视生命、珍视安全。
  再完美的制度也会有漏洞,再精密的机器也会出故障,只有当公众的公共安全意识增强到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匹配的程度,只有当每个人都自觉遵守规则秩序而不逾矩,我们才有可能摆脱“事后诸葛亮”的怪圈,才能从根本上降低公共安全事件发生的几率。

作者:彭波
原载于9月16日《人民日报》17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 12:07:28 | 查看全部
加强全民公共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