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天下何处无明月?就我而言,离开故土后,走南闯北到过不少地方,见过大漠孤月、海上明月、雪域冷月、潇湘银月,好像都比家乡的月色要明亮许多。可是,每到中秋,依旧最忆故乡月。“月是故乡明”承载着多少乡思之情。
中秋的月色,光映着历史,也光映着未来。我相信,故乡那轮明月依然发散着银色的光辉,如水般洒在河谷、山冈、田野之上;我相信,蜿蜒崎岖的山路上定然有候鸟般的游子披星戴月急归的身影;我相信,农家小院的中秋夜宴上肯定会如约而至地响起稚嫩的童声:“中秋夜,亮光光,家家户户赏月忙。摆果饼,烧线香,大家一起拜月亮……”家乡的中秋,就是一幅恬静的月色图,连同那月光下的记忆,一起在我心中定格珍藏。
儿时,母亲一句“月亮出来了才能吃月饼”的呼唤,让我一个人独自爬到屋后的小山岗上,静静守候那轮皎洁的圆月。故乡山多,又有河谷,因而入秋后常起点薄雾,夜幕中一切都显得朦胧,山朦胧、树朦胧、人朦胧。等啊,盼啊,朦胧的月亮终于抹在了山顶的树梢上,然后缓缓地在夜空中升起,最终突破雾气的萦绕,皓然盈空。刹那间,万丈银光倾泻而下,如纱似水,洒向山川河流、农舍村庄、树木野草……这时,除了偶有“明月别枝惊鹊”的鸟鸣,一切生灵都在尽情享受着月华的清辉在身上柔柔地流淌。
沐浴着月色,我一路从山冈上奔跑而下,口中还不停地喊着:“妈妈,月亮出来了!吃月饼了!”回到家,一桌丰盛的中秋夜宴早已在小院的桂花树下摆好了。那年月,物质还比较匮乏,能在过节时美美吃上一顿,便是无比幸福的事了。小院的中秋夜,充满了浓浓的诗意,桂花幽幽的暗香浮动,抬头一看,那繁星似的花朵,既点缀在深蓝色的夜空中,也影影绰绰地映衬在月宫里那棵桂树枝上,天上人间,美满团圆。
月光下,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着母亲做的桂花糯米藕,品着父亲烤制的芝麻红糖土月饼,饮着奶奶酿制的醇香桂花酒,月光如酒,我们都有点醉了。平日里沉默寡言的父亲,也滔滔不绝地讲起了“月光文学”,什么嫦娥奔月、牛郎织女、月宫仙子,我痴迷地仰望着夜空那轮高悬的明月,浮想联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洁净的露水滋润着乡思之情,而中秋的明月则照亮归乡之途。无论天涯海角,故乡明月挂我心。 --张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