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12|回复: 0

恒源矿:“四零”引领 “四路并进”保安全

发表于 2015-9-22 21:37:5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皖北煤电集团恒源矿以“零死亡”理念、“零容忍”态度、“零缺陷”、“零失误”作风的“四零”目标为引领,将隐患排查治理向纵深延展,严追责、重奖罚,打造“双达标”工程,技术优化添“双翼”,“四路并进”激活“安全因子”,全力冲刺全年目标任务。


  隐患排查治理纵深延展



  “抓安全,‘宁可脸红,不能眼红’,该矿注重从现场隐患排查向追究隐患制造者转变,从事故处理向源头追溯转变,从排查显性隐患到隐蔽性致灾因素转变。”矿长张义勇说。



  在五级隐患排查中引入“排除法”,注重事前问责,在事故苗头出现之初,向源头追溯,分类追责、因材施策、区别治理,8月份,排查人员在Ⅱ6113风巷排查出违规回收绞车的隐患,对隐患制造者进行问责,并及时处理、治理;将排查向深层延伸,排查人员提升排查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查找隐性隐患,针对通风、防治水、放炮管理等安全重点,通过试验、资料分析等方式,分专业、分系统排查隐蔽性致灾因素,确保预知、预判、预防到位。



  树立“隐患治理不落实=不排查”的理念,按照“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的原则落实责任,所有信息实施“收集-整理-建档-通知-整改-反馈-复查-销号”全闭合管理,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五到位”,紧紧盯住“不落实的人和事”,全过程跟踪整改情况。



  严追责重奖罚



  该矿严厉查处“三违”,铁腕、高压反“三违”,副科级以上管理人员人人肩上有指标、带头反“三违”、除“三惯”,着重提高反“三违”的质量,建立“三违”治理长效机制,每月进行“三违”倾向性分析,有的放矢制定防范措施;借鉴集团公司矿处级领导干部“三违”培训班的做法,凡队长以上管理人员“三违”的,在正常处罚的基础上,必须进管理人员“三违”培训班学习,由分管领导亲自授课,让其既丢票子又丢面子,有效遏制管理“三违”。



  出台“六条规定”,实施安全重奖重罚,凡后5个月发生的安全事故,一律升级处理;实施“责任倒追”,建立健全问责制度流程,对发生的各类事故隐患,认真追查分析,严肃处理,并引以为戒;对后5个月实现零工伤、零事故“双零”目标的单位,在原有奖励的基础上,分别设定采煤、掘进、生产准备、二线单位、其他单位5个奖励等级,给予额外嘉奖,一、二线员工的月度安全质量风险抵押金翻番执行,三线员工的抵押金上浮80%。



  百年大计 “双达标”为本



  该矿以质量为安全之本,全力打造安全质量标准化动态达标、作业规程达标“双达标”工程。



  加强《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学习,促进员工掌握标准、熟知标准,做到“心中有标准,手中出精品”,严格对照标准开展专项整治,如对井下所有的无极绳绞车进行压绳处理等; 实施工程质量终身制,所有新施工的工程首次施工即达标,推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对不达标的工程追查到底,8月初,追查“458机巷截锚杆”事件,对一年前的施工人员等10名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每半月一次的定期检查雷打不动,不定日期、不定班次、不定头面的随机检查长流水不断线,内外合力打造二水平北总回风联巷等“示范工程”、“免检头面”,以点带面、整体推进,进而实现动态达标、内在达标、全面达标。



  围绕现场编措施,把措施当标准,对不适合生产实际的措施,及时补充完善,明确“一把手”是措施落实的第一责任人,把严格落实措施规程作为守住安全的“底线”和“红线”,管理人员带动员工认真学措施、用规程、做样板、达标准,职能部门强化监督检查,对不执行措施、执行不到位、监督不到位的“三不”现象,加大处罚力度。



  技术、优化再添“双翼”



  由浅部开采变为向深部开采延伸、由低瓦斯矿井向瓦斯矿井转变、由小块段采煤面向回采距离均超千米……面对的日益延长的战线、复杂的地质条件等困难,该矿以技术装备和优化劳动组织,再添强健的安全“双翼”。



  以“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为思路,大力推进“一优三减”,在压风机房、井下变电所等固定岗位推广无人值守,上马皮带机集控装置,在Ⅱ632工作面上马远距离供电供液设备、液压支柱用水的净水装置、大功率综采设备、端头支架等新设备,以技术装备升级替代人员需求,减轻劳动强度,提升安全系数,向“无人则安、少人则安”的方向扎实迈进。



  优化劳动组织,在Ⅱ632工作面开通无极绳乘人车,减轻员工劳动强度,将“3589”安全预控法向纵深推进,继续深入实施“周末不干大活儿法”、“取消不必要的夜班”等做法,重要巷道贯通等危险作业,一律安排在非周末时间进行,让员工在班前、班中、班后始终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周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