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有坚强的党性原则和高尚的道德修养。做事先做人,做官更得先做人。这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精髓。近年来,中央在选人用人上提出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培养选拔年轻干部既重能力,更重品行,最重要的是政治标准。实践也反复证明:才能不够,可以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锻炼来提高;品德不行,则不敢委以重任。年轻干部普遍文化水平较高、眼界开阔、知识面广,但缺少严格的党性锻炼。年轻干部要像孔子对《周易·乾卦》中九二爻的解释那样,修炼党性和品行,做到至中至正,讲信誉,心存诚恳,作了贡献不骄傲、不表功,以很厚的道德感化别人。
牢固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和政绩观。对年轻干部来讲,牢固树立群众观念,密切联系群众,不仅是工作方法问题,更是党性修养、综合素质的体现,是良好作风养成的重要渠道。年轻干部不只是年轻就能解决问题,不只是有了业务知识就能解决问题,还要有好的作风。要树立为群众工作的政绩观,自觉深入改革和建设第一线,到条件艰苦和困难较多的地方去,到基层和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要把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工作的根本标准,多干群众得实惠的事,不干劳民伤财、为自己脸上贴金的事,创造人民满意的政绩。
有较强的学习力。当今社会的竞争是学习力的竞争。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年轻干部不熟悉、不了解、不适应的东西越来越多,一定程度上存在“本领恐慌”和“知识恐慌”。中央要求各级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年轻干部要把善于学习作为最根本的素质,多下苦功,多钻研,多学学哲学、国学、经济、历史、科技、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努力使自己更“厚实”一些,更“丰满”一些,为干事创业、成长进步储备力量。
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每个人都有不顺心的事,都有不如意的时候,都有失败和挫折。如果没有旺盛的斗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就难以战胜困难、战胜自我。年轻干部要有“闯和冒”的精神,敢于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铺下身子,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开拓进取。特别是走上领导岗位,很多工作都是“第一次”,要破除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的思维定式,多动脑筋,多想主意,推动工作不断创新。
有推进科学发展的综合能力。年轻干部要履好职、尽好责,需要大力提高反应力、判断力、决策力、执行力、协调力、创新力,做到会干事,干成事。会干事,就是准确判断形势和任务,把上级政策部署与本地实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干成事,就是不管大事小事都要做成做好,少说空话、多做实事,敢于争先、敢于担当,做到看不准不出手,看准了不放手,干不成不松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