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align=justify]核心提示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在经济增长中正在发挥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实现逆势增长,显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潜力。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我省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和专利,数量创历史新高。 |
[align=justify]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本报选取了“科创大军”中的三类代表:有拥有领先技术的“行业大鳄”;有利用科技创新转换结构的“老牌劲旅”;也有“九个博士一盏灯”的“新兴势力”。他们的创新,不是昙花一现或者追求新奇怪异,而是脚踏实地创造新生经济效益,他们是打赢这场“稳增长、保态势”攻坚战的高精尖“武器”。 |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科创大军之行业大鳄:“河南造”隧道装备“最强战队”集结成列关键词:自主研发国内首创 |
[align=justify] 许多正在修建地铁的城市,在地下几十米的幽闭空间里,隧道掘进机是“钻地龙”。而总部设在郑州的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铁装备”),是“钻地龙之父”,其自主研发的不仅有盾构机,还有国内直径最大的岩石掘进机、国内首台硬岩泥水顶管机……这些“大块头”使“河南造”隧道装备的“最强战队”集结成列。 |
[align=justify] 几年前中国还依赖进口的大型盾构机,今天已经成为国际市场上小有竞争力的产品。这一切都与中铁装备不可分割。中铁装备突破了盾构机系统集成技术壁垒,市场占有率国内第一、世界第二,是世界三大掘进机生产商之一。今年7月17日,中铁装备和意大利签订了两台岩石掘进机采购合同,是我国自主品牌岩石掘进机首次出口欧洲,标志着中国掘进机得到了国际市场的全面认可。今年5月15日,国内首台硬岩泥水顶管机在新乡下线,它同样是由中铁装备自主研发,将应用于南宁市政污水处理工程,是目前国内最为先进的地下管廊建设“神器”。 |
[align=justify] 中央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赵振华说: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创新才是可持续的,这样的创新永远站在市场的最前沿,而中铁装备无疑做到了这点。 |
[align=justify] 代表企业河南仕佳光子科技有限公司:身虽在鹤壁,但却有正宗中科院“血统”,公司以中科院半导体所技术专家团队为核心,汇集了一批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包括院士、研究员、博士20余人的技术团队,拥有PLC集成芯片领域多项核心专利。在行业内后来居上却一路领先。 |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科创大军之老牌劲旅:新能源客车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关键词:先发制人颠覆性产品 |
[align=justify] 在这个属于新能源汽车的最好的时代,全球最大的客车制造企业——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宇通”)“先发制人”,占领了新能源客车的“高地”。至2015年3月,宇通累计销售节能与新能源客车14128辆,其中2014年6823台,市场占有率为33.6%。 |
[align=justify] 车市下滑,宇通“奇袭”。这一切来得并不突然。资料显示,根据政策方向和市场需求,宇通客车早就确定了自己的技术路径:以纯电动客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客车为主要发展方向。以此为指导,宇通自主研发了一系列新能源客车核心技术和产品。早前,宇通纯电动客车已经完成了7-18米全系列产品布局,并取得相应公告和补贴目录,产品覆盖公交、旅游、团体和专用车等各类细分市场。 |
[align=justify] 2014年5月,宇通首次发布E7纯电动客车。宇通表示,E7是宇通客车具有革命性意义的产品,零部件总数量降低了57%,充电门槛降低到民用级,每公里运营费用仅0.3元,解决了电动汽车推广中的运营成本、充电束缚和使用可靠性难题,成为一款能改变市场格局、改变新能源客车格局的颠覆性产品。 |
[align=justify] 代表企业中信重工机械有限公司:在7月最后一天,与巴基斯坦等中外客户签订了6大项目协议;联手18家产业巨头,承诺在“一带一路”全面实施国际标准和国际规范,抱团让中国优质产能和高端重大装备走出去。老牌国企提升结构后,再入佳境。 |
[align=justify]
[align=justify] 科创大军之“小鲜肉”:“九个博士一盏灯”关键词:创业领先 |
[align=justify]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科技创新的路,行业“大腕”必须走,中小企业不示弱。大河报记者从省科技厅获悉,截至目前,全省已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9257家,占全省中小企业总数的1.85%。新增“新三板”挂牌企业48家,总数已达106家。 |
[align=justify] “九个博士一盏灯”,鹤壁的国立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立光电”)就是这样一棵“雨后春笋”。 |
[align=justify] 躺在床上不想起床关灯怎么办?用手机点一下,灯灭了。手机没电了怎么办?床头灯座上就能充电……在鹤壁的国立光电,企业负责人朱明甫诚恳地告诉大河报记者:“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我们做不出的灯。” |
[align=justify] 一个月推出一款新品,没错,“雨后春笋”的创新能力就是这么强。朱明甫是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的半导体物理专业博士,2013年年底,他和中国科学院博士刘大鹏、上海交通大学博士牛志勇等另外8位“80后”博士一起创办了国立光电,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32岁。 |
[align=justify] 目前,他们自主研发的产品有5大类32个品种,获得专利8项,获美国、中国台湾授权专利3项。基于光电引擎技术和智能控制技术的LED灯,比同类产品节能30%,而且生产成本降低三分之一。2014年淇河生态带路边新安装的96盏灯都是采用该公司的产品,相比一般的LED灯,这些LED灯一晚上可节约电费60多元。 |
[align=justify] 代表企业河南希芳阁绿化工程有限公司:2008年,从河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营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王洋洋走上创业之路。自2009年成立至今,希芳阁设计施工的屋顶和立体绿化项目每年以300%的速度递增发展;第一个把无土草坪引入了中部六省。 | [align=justify]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