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40|回复: 2

防控甲型H1N1流感不完全手册

发表于 2009-9-15 16:01:5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1.jpg

甲型H1N1流感专业术语小知识

  ●什么叫密切接触者?

  所谓密切接触者,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情况下,接触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群。密切接触者具体包括:诊断、治疗或护理、探视甲型H1N1流感病例的人员;与病例共同生活或有过近距离接触的人员;直接接触过病例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的人员;可能暴露于病例污染的环境或物体的人员等。

  ●什么是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

  符合以下三种情况之一的,便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七天内,与甲型H1N1流感疑似或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在无有效防护的条件下照顾患者,与患者共同居住、暴露于同一环境,或直接接触患者的气道分泌物或体液),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2、发病前七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的国家或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但进一步检测排除既往已存在的亚型。

  确诊病例,是指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实验室检测结果为证的,如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等。

  ●什么是高危病例和重症病例?

  高危病例,是指患甲型H1N1流感后可能病情较重,病死率较高的人群,包括: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年龄大于或等于65岁的老年人;妊娠妇女。此外,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的人群也属于高危病例,这其中包括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高血压除外),肾病、肝病、血液系统疾病、神经系统即神经肌肉疾病、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免疫功能抑制(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HIV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19岁以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人员。

  重症病例,是指甲型H1N1流感患者合并肺炎或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合并感染中毒性休克;合并多脏器功能不全或多脏器功能衰竭。

  ●医学隔离、医学观察分别是什么?

  医学隔离:指将传染病病人收留在指定的处所,限制其活动并进行治疗,直到消除传染病传播的危险。隔离治疗可以分为住院隔离、临时病室隔离和居家隔离。

  医学观察:又称为“留验”,是指在传染病最长潜伏期内,将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的密切接触者,收留在指定场所进行诊察、检验或采取其他预防措施。医学观察可以分为集中医学观察或居家医学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6:02:58 | 查看全部

入秋了,我们如何应对甲型H1N1流感

解放日报

        甲型流感有何典型特征?

  甲型H1N1流感的毒株中,包含了北美和欧亚猪流感、禽流感、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核糖核酸基因片段。因此相较普通流感,甲型H1N1流感更易传播,预后相对较差。甲型H1N1流感的潜伏期一般是1至7天左右,易感人群中以青壮年为主。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后,会有哪些症状表现?一般来说,感染了甲流的症状与普通流感相似,这其中包括发热(腋温≥37.5℃)、流涕、鼻塞、咽痛、咳嗽、头痛、肌痛、乏力、呕吐和(或)腹泻。有的病例会发生肺炎等并发症;少数病例病情进展迅速,会出现呼吸衰竭、多脏器功能不全或衰竭。如果患者本身有基础性疾病,其病情也可能随着甲流的感染而加重。

  出现疑似症状该怎么做?

  市民如有身体不适、发热、咳嗽和(或)喉咙痛等典型症状,应该如何处理?首先,应向医院或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及时到当地设有发热门诊和感染性疾病科的医院就医确诊。其次在生活细节上,尽量减少与其他人的接触,比如使用口罩,或与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尽可能呆在家中,不要上班、上学或去人多的地方;休息并大量饮水;咳嗽和打喷嚏时用一次性纸巾掩住口鼻,并适当处理用过的纸巾;经常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特别是在咳嗽或打喷嚏之后;寻求他人帮助来处理需要与其他人接触的家务活,比如采购东西。

  日常生活如何避免感染?

  目前看来,采取一般的流感预防措施即可防止甲流的感染,比如:避免与看起来身体不适和有发烧和咳嗽症状的人密切接触;避免前往人群拥挤场所;经常彻底地用肥皂和水清洗双手;咳嗽和打喷嚏时用手或纸巾掩住口鼻;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包括睡眠充足、营养膳食和坚持锻炼。有很多市民关心,出门是否需要戴口罩?根据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的建议,如果您还没有患病,就不必戴口罩;如果您正患病或正在护理病人,就应戴上口罩,并避免与他人接触。还需要提醒的是,所有口罩都应经常及时地清洗消毒。

  特定人群怎样防护到位?

  对于不同的人群自我防护也应各有侧重。频繁出差、出境、出国的商务人士,尽量不要前往甲型H1N1流感疫区;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比如出没机场等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不妨戴标准口罩;身边常备免洗洗手液,随时随地清洗双手,如回到居住地发现有流感症状的,可及时前往医疗机构就诊,并配合进行集中观察。对于中小学生,教室内应充分通风,做到空气流通;平日可适当服用维生素C增强自身抵抗力,一旦身体有不适要及时告知家长和老师,并居家观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9-9-17 17:03:50 | 查看全部
现在北方也有了。学校也有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