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5|回复: 1

王一彪:媒体应为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作家深情点赞

发表于 2015-9-26 00:45: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一彪:媒体应为那些真正的艺术家作家深情点赞
2015年09月24日09:51    来源:人民网-文化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王一彪(人民网记者 翁奇羽 摄)

    人民网北京9月24日电(记者申宁)在昨天下午由人民日报社人民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文艺走进新时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名家对话”活动上,人民日报社编委委员、秘书长王一彪在致辞中表示,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优秀作家、艺术家是擎起民族精神火炬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我们媒体应当坚定自觉地为敢于擎起民族精神火炬的作家、艺术家鼓与呼。

    王一彪说,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为承担起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责任,都在自觉而主动地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媒体应当更多地为作家、艺术家深入人民群众伟大实践挖掘文学艺术富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那些真正拜人民为师、书写人民伟大实际的艺术家、作家深情点赞。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叶辛,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著名军旅作家周大新,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演员剧团一级演员六小龄童,著名电影导演张纪中,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等11位当代文艺名家,分别围绕“当代中国文艺的使命”、“人民文艺的力量源泉”、“创作无愧于民族和时代的文艺精品”三个主题进行了交流探讨。

    致辞全文:

    尊敬的各位作家、艺术家,各位来宾,朋友们:

    在这个美丽的金秋时节,我们有幸邀请各位作家、艺术家来到人民日报社,参加由人民网和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举办的“文艺走进新时代——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名家对话”活动。在此,我谨向各位表示热烈欢迎。

    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文艺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根本方向,开启了人民文艺发展的新纪元。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尚,强调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深刻阐释了文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明确提出了文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历史使命,吹响了新时代我国文艺前进的嘹亮号角。不久前,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为我国当前文艺事业繁荣发展明确了任务要求,作出了战略部署。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文艺事业健康发展,是人民日报社的职责所在。为全面宣传习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人民日报社充分发挥包括人民网在内的全媒体平台优势,全方位多角度进行宣传报道,连续刊发《人民需要文艺 文艺需要人民》、《以中国精神铸就民族之魂》等多篇评论性文章,刊发一大批文艺名家的深度解读文章。人民网推出《当代文艺名家谈“我的精神故乡”系列访谈》,在社会各界,特别是文艺界引发强烈反响。实践充分证明,媒体是传播优秀文艺作品的重要载体,又是引领文艺思潮的重要阵地。我们将继续秉持主流媒体的社会责任,为推动学习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探讨文艺发展创新之路,促进文艺创作实践,作出积极努力和新的贡献。

    ——举精神之旗,立精神之柱,建精神家园,是当代中国文艺的神圣使命,也是媒体服务和引领文艺的重要着力点。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文艺是民族精神的火炬,优秀作家、艺术家是擎起民族精神火炬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我们媒体应当坚定自觉地为敢于擎起民族精神火炬的作家、艺术家鼓与呼。

    ——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崇高理想,也是媒体服务和引领文艺的价值追求。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作品的关键要看,是不是真正深入到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能不能真正触及到人的灵魂,引起人民的思想共鸣。创作更多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已成为作家、艺术家的共同目标。我们媒体要鼎力传播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同时通过积极健康的文艺批评引导作家、艺术家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向人民学习,向实践学习,向生活学习,是当代中国文艺的力量源泉,也是媒体服务和引领文艺的根本方向。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泉,离开了人民的实践、人民的生活,文艺就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新时代的作家、艺术家为承担起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的责任,都自觉而主动地深入实践、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我们媒体应当更多地为作家、艺术家深入人民群众伟大实践挖掘文学艺术富矿搭建平台、创造条件,为那些真正拜人民为师、书写人民伟大实际的艺术家、作家深情点赞。






    人民文学出版社是中国文学出版界的领头羊,多年来以力推文学精品为己任,发现和培养了一大批当代优秀作家,持续推出高品位、高质量的优秀文艺图书。人民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的排头兵,是传播时代正能量的重要窗口,肩负着把握正确舆论导向,汇集文艺思想精粹,展示文艺精品力作的重要使命。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召开一周年之际,人民网携手人民文学出版社共同举办这一对话活动,旨在打造一个当代文艺作家思想交流的权威平台,通过深入交流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挖掘文艺发展新需求,荟萃文艺创作新理念,探索文艺繁荣新思路。

    各位作家、艺术家是我国当代文艺繁荣发展的见证者、实践者、推动者,为我国文艺事业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智慧,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喜爱。长期以来,大家对人民日报的文艺宣传始终给予热情支持,在此我们深表感谢。今天,大家以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主旨,围绕“当代中国文艺的使命”“人民文艺的重要源泉”“创作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等话题展开交流,探讨新时期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规律,探讨文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以更好地担当起为时代、为人民奉献精品力作的神圣使命。我相信,这样的对话活动,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成果。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衷心祝愿这次对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祝愿各位作家、艺术家以志存高远的定力、学养深厚的底蕴、执着攀登的毅力、为民立信的正气,创作出更多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的优秀作品。谢谢大家。


分享到:1
(责编:李岩、许心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7-9 19:59:5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